Blogtrottr
★李小姵の家☆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的威寶專線:0986-088311,全台灣的威寶電信用戶想續約【暢打300、好康半價493、學生半價150、警政專案99、最挺你649、暢飽799、最懂你992、好康上網1288】都歡迎您來電詢問。***本部落格主要為分享博客來新書資訊,提供大家購買新書的平台【點擊書名或書圖即可購買】***
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程
Feb 13th 2013, 01:09

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程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程※點我購買※

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程※點我購買※


最易上手、最有成效的生命改變法!
  累積20年實證,日本311震災後發揮驚人療癒力

  一天3分鐘、短短3星期、23個寫作技巧,
  發自內心寬恕.自我肯定.改善人際關係.培養堅強性格.活出自我
  體驗一種不自責、讓潛力和智慧浮現的生活方式。

  作者歸納多年助人心得,自行研發出「讚美日記」,融入她所教授的啟發課程中;沒想到竟出現驚人效果,許多人因此走出生命低谷,重獲幸福。在好奇之中,她研讀了許多腦科學書籍,發現原來「讚美」能活化大腦,形成「讚美迴路」。

  為了印證「讚美日記」的效用,她在日本到處演講,每週舉辦八次以上的講座,場場爆滿;靠著口耳相傳,不知不覺累積了20年實證,更在311大海嘯後撫慰了深陷低潮的日本民心!其中不少人已使用多年,證明「讚美日記」不但簡單易持續,更能在緊要關頭發揮功效、綻放解決生命難題的撼人力量:

  .亞矢小姐遇上311大地震時,從一個無法主動與人攀談的人,變成冷靜引導人們避難的指揮員。這是因為她兩年來全力實踐「讚美日記」,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信,活出了自我;

  .剛離婚的加奈子,天天在自殺念頭中掙扎,竟在搜尋自殺網站的過程中,奇蹟般與「讚美日記」相遇,不但成功擺脫憂鬱,還開創了事業第二春;

  .從小就用甜食安慰自己的亞紀小姐,在第三次失戀後,運用「讚美日記式飲食改善法」,溫柔引導自己愛上健康食物,從此脫離長年減肥又復胖的惡性循環;

  .吉田老師為了讓孩子學會珍愛自己,親手製作了「讚美日記簿」,在家長、老師、孩子之間形成了親密的讚美三角,讓師生更信任彼此、家長更懂孩子;

  .74歲的多美阿嬤沒有一天是健康的,希望在死前體驗一次健康的滋味,沒想到運用「讚美日記」短短半年,就能搭公車去爬富士山,四年後還在自家教授「讚美日記」課程,至今已持續16年不生病的生活!

  如果你也覺得活著很辛苦,很想讓勇氣和幹勁從內在湧現,請全力實踐「讚美日記」,只要每天短短幾分鐘,掌握書中23個寫作技巧,生命就能找到出路,讓愛與幸福自然活化、浮出表面。

  自然而然獲得幸福!
  ★度日如年的日子宛如從不存在!
  ★開始喜歡上最討厭的自己!
  ★能發自內心原諒別人
  ★更容易坦率傳達自己的心情
  ★增加和原本不喜歡的人對話的機會
  ★思考變積極,工作更順利

  這些煩惱和不安,也能靠「讚美日記」來解決!
  ★成功脫離繭居生活!
  ★連續失敗的減重畫下休止符!
  ★和憎恨的母親之間誤會冰釋
  ★照護憂鬱的痛苦消失
  ★擺脫長達十二年的「暴食症」!
  ★落榜多次,終於通過國家考試!
  ★挑戰極限,突破體能紀錄
  ★始終不健康的身體,到了九十歲還神采奕奕

本書特色

  NHK晨間放送,獲得極大迴響!
  日本最紅的「提升自信」課程,驚人效果和實踐方法,完全公開!
  23個寫作技巧,活化腦神經,自動形成正向迴路!
  自然而然幸福起來的生命心法,你也做得到。

作者簡介

手塚千砂子

  NPO法人「自我尊重實踐協會」代表理事,心靈課堂「DEZUKA」主辦人。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過數千場演講、研習、工作坊。為了提高自尊而開發的「聆聽生命的聲音自我尊重訓練」方法,由於能排解現代人的壓力、開發潛能,而大受好評。

  課程核心「讚美日記」因「簡單、具速效性」,獲得男女老幼廣泛的支持,擴散至日本各地。著作甚豐。

目錄

推薦序-隨時用心靈寫「讚美日記」,化垃圾為能源 周思潔
推薦序-做自己的粉絲,用力按讚吧 貴婦奈奈
推薦序-讓你全然接納自己、愛上全世界的讚美日記 卡薇雅
前言-生命的根柢,要自己照料

Chapter 1 讓痛苦的每一天變得愉快
練習用複眼看自己--找出自己的價值
◆對未來的不安所引發的心靈疾病,全都煙消雲散--小森加奈子
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功效
宛如重生的感覺
【摘自加奈子兩個月後的讚美日記】
原來我喜歡與人相處--發現新的自己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1)
◆逃出無法融入社會的繭居生活--野田芳夫
找到活著的意義,來個大逆轉
終於能順利溝通
鮮活的情感復甦--不再以理論思考
【摘自野田最近的「讚美日記」】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2)

Chapter 2 喜歡上討人厭的自己
關鍵在創造「自我肯定的大腦迴路」
◆喜歡上從小就討厭的自己--藤原芳樹
光看書練習,就能治好憂鬱症
這次,我一定要活下來
接觸的契機是送給妹妹的書
【摘自芳樹剛開始寫的「讚美日記」】
【摘自芳樹第二個月的「讚美日記」】
當原本的自己就可以了--受到認同的感覺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3)
◆忙於育兒的媽媽,擺脫長達十二年的「暴食症」--新井秀子
走出負面思考,對自己的轉變流下喜悅的淚
克服復發危機的祕密武器--給自己的溫柔話語
【摘自秀子復發時的「讚美日記」】
克服第二次的挫折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4)
◆終結減重和復胖的無盡循環--川田亞紀
對爸媽來說,我是個令人頭痛的孩子?
把失敗歸咎於體型的日子
學不會馬上「讚美自己」也不用心急
【摘自亞紀兩星期後的「讚美日記」】
「讚美日記」式飲食改善法--溫柔地引導自己
【摘自亞紀第二個月的「讚美日記」】
【摘自亞紀第三個月以後的「讚美日記」】
用全部「生命」來面對,讓自己變得更美!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5)

Chapter 3 原諒自己多少,就能原諒別人多少
在對方面前先原諒自己
◆與不愛自己的母親誤會冰釋--佐藤素子
表達自己的憎恨
【摘自素子的「讚美日記」】
有多少憎恨,就能轉化為多少的愛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6)
◆「照護憂鬱」的痛苦消失,還有意料之外的收穫--坂幸惠
照護婆婆時所受的委曲
面對心靈的三種工具
【摘自幸惠兩個月後的「讚美日記」】
【摘自幸惠三個月後的「讚美日記」】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7)

Chapter 4欣喜發現自己的堅強
稱讚自己,可以培養出堅強的性格
◆挑戰國考三次,終於成功--須藤五月
念書前先重建心靈
自己推自己一把
每天外出散步
【摘自五月通過考試前的「讚美日記」】
☆讚美日記寫作技巧(8)
讚美日記在非常時期也能發揮效果
◆慶幸自己培養起自尊感--杉田亞矢
◆穩住自我,絕不敗給餘震的恐懼--宮田洋子
【摘自洋子震災一個月後的「讚美日記」】
陸續傳來的堅強聲音
震災帶來的成長--亞矢的來信
邁出新步伐時的支柱

Chapter 5 以讚美日記活出自我的人
與其在意別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自己怎麼想
因「讚美日記」而更添光采的人
◆預防癌症復發的最佳良藥--山本修
【摘自山本的「讚美日記」】
◆擁有自我風格、獨一無二的人生--世尾哲士
【摘自哲士前一到兩個月的「讚美日記」】
◆親子和老師的「三角讚美日記」--吉田繪理子
【摘自吉田老師的「讚美日記」】
◆九十歲的「讚美日記」:持續十六年不生病的生活--藤本多美
【摘自多美最近的「讚美日記」】
◆稱讚身體,突破體能極限--藤本明久
【摘自明久正式比賽前的讚美日記】
一邊稱讚身體一邊跑
◆身處東日本大地震災區中--小笠原紀子
【摘自紀子震災後的「讚美日記」】
帶給周圍自信的力量
後話-遇見真正的自己之旅



推薦序一

做自己的粉絲,用力按讚吧◎貴婦奈奈(作家)

  這本書再次印證自我感覺良好有多棒!愛與讚美不但可以改變水的結晶,也會改變我們的人生。讚美非常有力量,我們最好培養讚美自己、讚美別人的習慣,就算別人吝於讚美你又如何?你一定要當自己的粉絲!用力的讚美自己吧!

推薦序二

隨時用心靈寫「讚美日記」,化垃圾為能源◎周思潔(財富心靈導師)

  看完手塚千砂子寫的《讚美日記》,我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句話:「簡單的事物中,往往有不簡單的意涵。」想不到只是看見自己的優點,並給予支持及讚美,就能有源源不斷的好事發生,真是太簡單也太不可思議了。

  自從我歷經台灣最嚴重的汐止東科大火,三百多坪的辦公室付之一炬,又逢國際詐騙,再遇假助我重整公司之名、行破壞之實的有心人士,並因當保人而受牽累……整整新台幣一億元的「天課」,讓我至少得花十二年才能陸續還清。那過程的驚悚、受苦、煎熬……讓我常有感而發地說:「地獄人間就有!」

  然而,我雖備極辛勞卻不見滄桑,雖痛苦連連卻毫不叫苦,雖努力還債卻也樂在其中……我發現在眾人驚歎之中,看了此書後,我才發現原來我能「關關難過,關關過」,正因我隨時都用心靈在寫讚美日記。因此,我擁有了化垃圾為能源、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且因教學所需,我常將這些正向的心念化成文字分享給學生,並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用手寫方式記錄成冊,這也再度呼應了本書作者強調親手寫筆記的效用,可促進大腦前額葉區的血液循環,幫助活化,但使用電腦等電子機械反而會讓血流變差。因此若不親手寫,就太可惜了。

  人類的「頭腦」往往喜歡得來不易的感覺,似乎那才顯得珍貴。但其實真理往往潛藏在平凡中。因此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周老師,妳是如何穿越重重阻礙的?」我會告訴他:「因為我早就在寫讚美日記了!」

推薦序三

讓你全然接納自己、愛上全世界的讚美日記◎卡薇雅(能量繪畫創作者)

  當方智出版社捎來邀請、要我寫推薦序時,看著這本《讚美日記》,雖然我完全不認識手塚千砂子女士,卻忍不住在空中跟她打招呼:「嗨,很高興認識妳!」在宇宙意識海中,我們之間彷彿有了一條美妙的連結,因為我這麼想做的事情,在海洋的另一端已經有人實踐且行之多年,幫助了非常非常多的人重新找回自己,多麼令人雀躍啊!

  我們在制式教育與社會集體意識中成長,成長的過程以不斷競爭、比較來刺激我們的學習,我們的學習便被放在不斷補足欠缺與不擅長的部分。長久下來,許多人看見的都是自己的缺點與需要改善的地方,(……);越想要改變自己,卻因為不斷失敗又更難過,之後便產生更多的自責與無自信感,形成一個循環不已的「自我否定迴路」,而且感覺好像怎麼翻轉都沒有出口。

  《讚美日記》就從這裡切入,就是這麼簡單:請別再一直想要改變自己,因為這就是你受苦的根源--無法「接納」自己。(……)《讚美日記》請你先從你「現在」可以接受與讚美的地方開始,一日一日逐條親手寫下;慢慢的,你腦內的「自我讚美迴路」就會產生,而我們腦神經的連結原理是「用進廢退」,當我們不斷使用這條迴路,自然就能拓寬迴路,取代原來的「自我否定迴路」。

  只要每天寫寫讚美自己的話,看似簡單,其實蘊藏著深刻的宇宙真理。當你不再想著要改變自己,而是全然接受自己時,你開始「愛」自己:你的內在將不再有抗爭,你會感受到無比的喜悅與寧靜祥和,你會開始珍視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並看見「心裡的光」。(……)請看看書中的朋友如何從痛苦的生活、討人厭的自己、失敗的生命、無法融入社會的困窘、被負面思維包圍、嚴重憂鬱傾向中重生;看著他們從真的不知道自己好在哪裡,慢慢一句一句讚賞自己的過程,跟著他們成長轉變的腳步,你也彷彿隨之一步步邁向新生命,臉上也會輕輕揚起一抹微笑。來吧,就在此刻寫下讚美自己的第一句話吧!你會開始深深愛上自己,之後深深愛著他人,而後深深愛著全世界!


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程※點我購買※

怕油煙X沒時間=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不必守在廚房,焗、烤、燉、煎、煮、炸,所有美味都能輕鬆上桌!
Feb 13th 2013, 01:05

怕油煙X沒時間=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不必守在廚房,焗、烤、燉、煎、煮、炸,所有美味都能輕鬆上桌!怕油煙X沒時間=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不必守在廚房,焗、烤、燉、煎、煮、炸,所有美味都能輕鬆上桌!※點我購買※

怕油煙X沒時間=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不必守在廚房,焗、烤、燉、煎、煮、炸,所有美味都能輕鬆上桌!※點我購買※

超過1900萬人次點閱推薦

預熱之前:調味,製作醬料、沙拉配菜,省時省力,事半功倍。

大家都愛的香噴噴焗烤:香噴噴軟綿綿又牽絲的烤箱招牌料理!

用烤箱快速加道菜:兩個爐火齊開,煎煮炒炸統統要排隊,來不及的就交給烤箱吧!

穿美美做宴客菜:「煮」角不用再背對賓客,滿身油煙味的奔波廚房和餐桌間,穿得美美端上佳餚吧。

史上超強運用油封雞:做一鍋油封雞,輕鬆變化出一桌豐富料理。

不用守在廚房也能輕鬆上菜:不必守在廚房等到天荒地老,或擔心臭火搭,輕鬆的翹腳看電視吧。

無油煙更美味的串燒:加碼放送以橫紋鍋取代烤網,傳遞出嗤嗤作響、香味撲鼻的燒烤料理。

不敗烤甜品:簡單喇一喇,即可烤出美味的甜點。

烤箱的異次元空間:利用烤箱空位變出各種花樣。


少了這一本,不如丟掉烤箱!

  你家的烤箱怎麼用?烘焙蛋糕、餅乾?還是只用來加熱吐司?如果家有烤箱,卻不知道如何發揮功用,不但浪費原本就不大的廚房空間,也實在太可惜。這一本「怕油煙 × 沒時間 =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特別收錄了-焗、烤、燉、煎、煮、炸…等的美味料理,100%完全利用烤箱於極致,連畸零的烤箱空間也特別傳授你運用的方法。

  你可以怕油煙、沒時間、廚房小、不會煮…,但絕不能少了這一本!有了它,書中所有的菜餚都能省時省力又美味的端上桌!

除了精確詳實的配方與作法外,更包括其他食譜書所沒有的三大特點!

1.無油煙!---烤箱料理不濺油,無須費力刷爐台!

2.不必苦守廚房!---需費時燉煮的料理交給烤箱,敷臉、看電視一樣可以端出美味!

3.烤箱可抵電鍋瓦斯爐!---兩口爐都在忙?住處不能用瓦斯?讓烤箱為你辦桌菜!

善用烤箱,變成你的第二個廚房!!

  烤箱並不僅有「便利性」同時還有「少油煙」的優點;可以先做好事前準備,倒推時間再送入烤箱,不必一道道急著炒、趕著上菜,「煮」角不用再背對賓客,滿身油煙味的奔波廚房和餐桌間,穿得美美端上佳餚吧。烤箱甚至可取代爐火燉煮,免顧火不必擔心燒焦,「安全又安心」。

內容搶先看:

預熱之前:分享調味和製作醬料、沙拉配菜的方法,省時省力,事半功倍。

大家都愛的香噴噴焗烤:大人小孩都愛、香噴噴軟綿綿又牽絲的烤箱招牌料理!

用烤箱快速加道菜:兩個爐火齊開,煎煮炒炸統統要排隊,來不及的就交給烤箱吧!

穿美美做宴客菜:只要善於分配時間和習得絕妙小招,「煮」角不用再背對賓客,滿身油煙味的奔波廚房和餐桌間,穿得美美端上佳餚吧。

史上超強運用油封雞:做一鍋油封雞,輕鬆變化出一桌豐富料理。

不用守在廚房也能輕鬆上菜:將需要燉煮的料理交給烤箱,不必守在廚房等到天荒地老,或擔心臭火搭,輕鬆的翹腳看電視吧。

無油煙更美味的串燒:加碼放送以橫紋鍋取代烤網,傳遞出嗤嗤作響、香味撲鼻的燒烤料理。

不敗烤甜品:簡單喇一喇,即可烤出美味的甜點。

烤箱的異次元空間:利用烤箱空位變花樣,烤箱上工時所騰出的空位,和烤箱熄火後的餘溫,統統可操作運用,聽候差遣。


  每道都有材料、做法,更詳細列出料理份量、關鍵的重點Tips、搭配Note,讓您100%精準掌握所有步驟,讓烤箱成為你的第二個廚房,享受愉快又輕鬆的下廚時光!


作者簡介

超過1900萬人點閱  單日達14萬人次 松露玫瑰

  中文系畢業,卻在傳播界打滾10數年,當燃盡光與熱之後,決定移居荷蘭,為自己而活。

  愛吃愛煮食,以刀具鍋鏟為經,以食物香味為緯,定位出個人廚房坐標。

出版食譜書

  「廚房新手料理總複習--松露玫瑰的美味筆記」、「新手料理的99個秘訣--松露玫瑰的魔法廚房」、「我的義大利麵 EASY PASTA--松露玫瑰的魔法廚房」,皆受廣大讀者喜愛。新書「怕油煙 × 沒時間 =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熱銷中。

目錄


作者序-善用烤箱,變成你的第二個廚房! 6

預熱之前 8

調味料 Seasonings 8

油醋醬沙拉

烤甜椒酸豆沙拉

小黃瓜蘋果沙拉

杏桃乾生菜沙拉

番茄沙拉

醃櫻桃蘿蔔沙拉

印度甜酸醬 Chutney

胡蘿蔔印度甜酸醬

蘋果印度甜酸醬

莎莎醬 Salsa

番茄莎莎醬

酪梨莎莎醬

塔塔醬 Tartare sauce

酸黃瓜塔塔醬

蘋果塔塔醬

加味奶油 Compound butter

肉汁醬 Gravy

紅酒醬和鍋底醬Red wine sauce & Pan sauce

<大家都愛的香噴噴焗烤21道> 13奶油烤白菜 14

起司盅搭香料麵包丁 16

焗烤茄汁蛋 17

焗烤花椰菜和鮭魚 18

焗烤火腿捲吉康菜 20

烤馬鈴薯皮 21

牧羊人派 22

焗烤肉醬茄子千層派 24

馬鈴薯千層派 26

吐司大阪燒 27

麵包披薩 28

焗烤厚片吐司 29

香蒜厚片吐司 30

焗烤起司馬鈴薯 31

魔法茄汁蝦 32

茄汁肉丸和朝鮮薊焗飯 32

烤玉米薯泥盅 35

焗烤起司麵 36

焗烤菠菜水煮蛋 37

焗烤南瓜麵包湯 38

煙花女的起司焗飯 38

<用烤箱快速加道菜16道> 41  西班牙馬鈴薯蛋餅 42

【偽】巴西起司麵包 44

烤箱炸魚柳 46

烤味噌牛肉片 46

約克夏布丁 49

茄汁雞翅 50

煎烤雞腿排 50

番茄香腸大盤烤 53

橙汁照燒雞腿 54

中式蜜汁烤排骨 56

蒜味奶汁綜合野菇 57

烤豬肉捲果乾 58

酥皮玉米巧達湯 60

烤香料脆皮雞胸肉 62

烤箱炸雞排 63

烤酪梨蛋 64

<穿美美做宴客菜14道> 65煎烤鴨胸 66

威靈頓牛排 68

烤菲力牛排 70

烤鮭魚口袋 72

細香蔥鮭魚排 72

燒烤肋眼牛排 75

烤甜椒鑲蘑菇和薯泥 76

烤芥末脆皮羔羊排 76

焗烤干貝 79

絞肉陶罐派 80

烤雞大腿肉、野菇和馬鈴薯 82

普羅旺斯燉菜 84

燒烤雞胸肉 84

烤檸檬紅鯛魚 88

<史上超強運用油封雞8道> 89油封雞 90

油封雞義大利直麵 91

煎烤油封雞 92

油封雞三明治 93

油封雞炒四季豆 94

油封雞油烤馬鈴薯 95

油封雞汁高湯 96

油封雞汁蔬菜湯 97

<不用守在廚房也能輕鬆上菜8道> 98風味麻油雞 99

烤箱燉肉醬和焗烤起司肉醬 100

免醃肉烤肋排 100

燜煮紅甘藍 103

紅酒燉牛肉 104

慢烤羊肩 106

Q彈筍乾豬腳  108

韓國泡菜燉肉丸 108

<無油煙更美味的串燒8道> 111迷迭香蝦串燒 112

甜椒豬里肌串燒 113

蔥段培根串燒 114

芒果肋眼牛肉片串燒 115

蘆筍串燒 116

番茄黃瓜肉丸串燒 117

雞中翅串燒 118

杏鮑菇串燒 119

<不敗烤甜品5道> 120 燒烤新鮮蜜桃 121

煉乳蛋糕 122

什錦水果烤麵屑 124

翻轉蘋果塔 124

麵包布丁 127

<烤箱的異次元空間13種> 128烤茄子搭辣花生醬 129

烤甜椒和烤甜椒漬橄欖沙拉 130

烤奶油玉米 131

烤排骨和胡蘿蔔排骨湯 132

麻油薑和麻油薑湯麵 133

煮白飯和烤奶油飯 134

烤大蒜和橄欖油蒜泥 135

辣椒乾和香料辣油 136

番茄乾和番茄糊 137

烤地瓜和薑味地瓜泥 138

乾燥月桂葉 138

烤南瓜子 139

烤蘋果片 139



作者序  

善用烤箱,變成你的第二個廚房!

  剛上小學時,某日媽媽自外頭扛回一個白閃閃的鐵箱子,硬梆梆的,像個機器人,她說是烤箱,隔天起,機器人供應我們早餐吃的吐司麵包,周末假日,還可從它身子裡挖出沙餅乾,待涼後,媽媽會讓我在中間凹洞點上果醬,那是我的零食。機器人也曾吐出過蛋糕,但不怎麼成功,從此媽媽就僅讓它負責麵包和餅乾。

  開始工作後,租處有個小空間可當烹調處(無法稱之為廚房),我添購一個電磁爐,隔一陣子,攢了點錢,下手小烤箱;我用小烤箱烤蛋、烤麵包,連必須油炸的鹽酥雞、椒鹽牛小排通通擺進烤箱裡。其實當時並沒有真正體會烤箱的好處,只是單純地喜歡自烤箱裡飄出來的食物香氣。

  開始正視烤箱之美是在義大利旅行時,總覺得義大利的蔬菜特別甜美、味道特別精萃,稍加注意後,原來很多時候,他們先烘烤蔬菜,然後以油醋醃漬,或僅是簡單調味後再澆上橄欖油拌一拌,因此舌尖可深切體會反映季節風土的美好況味。

  移居荷蘭當起一家之「煮」後,烤箱烤蔬菜是我的拿手招數,用以烤雞烤馬鈴薯、油封鴨(雞)、燉肉燉菜更是我的省力秘訣;當烤箱上工時,阿莫先生和我各玩各的,也許我還忙著其他料理,他則逛臉書、打橋牌,但飄盪在空氣中暖呼呼、懶洋洋的氣息,讓我有幸福的感覺。

  因為喜歡烤箱料理而寫本書?聽起來挺天真的,甚至帶點淘氣的笑意,但,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當我看到小R和凱特兩位妹妹,要忙小孩、忙工作,只是簡單的兩口爐,竟然可做出一桌不會被退貨或客訴的菜餚(是的,她們的先生和女兒都是出名的嘴刁!),原因是兩人都充份運用烤箱,小R妹妹還曾喊出:「善用烤箱,穿套裝、做大餐。」的口號。於是我將「烤箱料理」訂為新書主題。

  烤箱並不僅有「便利性」同時還有「少油煙」的優點;烤箱料理呈現的風味有別於傳統料理,可讓餐桌「菜色多樣化」;許多烤箱料理可抓空分批做事前準備或預煮,烹煮時再送入烤箱,「不用急於一時」;烤箱甚至可取代爐火燉煮,「省空間」,還可免顧火,「安全又安心」。

  親愛的,讓烤箱變成你的第二個廚房吧!

  在此介紹本書各單元大綱:

  預熱之前:分享調味和醬料撇步,事半功倍。

  大家都愛的香噴噴焗烤:大人小孩都愛、香噴噴軟綿綿又牽絲的烤箱招牌菜!

  用烤箱快速加道菜:兩個爐火齊開,煎煮炒炸通通要,來不及的就交給烤箱吧!

  穿美美做宴客菜:只要善於分配時間和習得絕妙小招,「煮」角不用再背對賓客,或疲於奔波廚房和餐桌之間了。

  史上超強運用油封雞:做一鍋油封雞,變出一桌好料。

  不用守在廚房也能輕鬆上菜:將需時甚久的燉煮料理交給烤箱,無須苦守爐火,等到天荒地老。

  無油煙更美味的串燒 :加碼放送以橫紋鍋取代烤網傳遞出嗤嗤作響、香味撲鼻的燒烤料理。

  不敗烤甜品:簡單喇一喇,即可烤出美味甜點。

  烤箱的異次元空間:利用烤箱空位變花樣,烤箱上工時所騰出的空位,和烤箱熄火後的餘溫,通通可操作運用,聽候差遣。

  我要感謝出版社,隨我恣意行事、任性料理,讓我做自己;並且感謝米桶妹妹,當我在眾多主題猶豫不決時,不僅力薦「烤箱料理」,同時給我許多方向和點子,所以我能一開工就上手;我最大的感謝是Ishtar妹妹和機車妹,兩位異姓妹妹在台灣幫我處理各雜事,當我的後盾,讓我在荷蘭無後顧之憂;當然還有阿莫先生,因他百分百的支持,我方能自由創作。

  寫書的過程孤獨難熬,許多素昧平生的讀者從不吝惜給我加油,一句句鼓勵的話語好似一個個振奮人心的飛吻,都是牽引我走向終點的力量,感謝之心,無以言表。我非能人,無法獨自綻放光采,這本書幸運地集合了眾人相助之手,始可順暢完成,且書裡滿載我對讀者的叮嚀和關愛,因此這是一本飄香的愛之書,邀請你一同走入烤箱料理溫暖的氛圍裡。



怕油煙X沒時間=拯救小廚房的烤箱100道:不必守在廚房,焗、烤、燉、煎、煮、炸,所有美味都能輕鬆上桌!※點我購買※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Feb 13th 2013, 01:03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點我購買※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點我購買※

如果你認為IQ、EQ很重要,現在,你該把眼光轉向WQ!
Willpower=意志力,才是決勝的關鍵!

  《商業周刊》第1290期精采書摘
  史丹佛的棉花糖實驗證明,
  小時候就懂得延遲享受的人,長大後成就出眾。
  現在,史丹佛的意志力課程將告訴你,
  擁有「延遲享受的能力」,就擁有更多可能!
  「支配意志力,你將帶領你的軀體邁進極限,並獲得驚奇的能量。
  我們的一生,永遠都是和另一個自己挑戰!」--超馬選手 陳彥博
  提升心理素質,強化你每天都用得上的意志力!
  史丹佛大學的「意志力科學」課程,是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2008年第一次開課時,為了容納不斷加選的學生,換了四次教室。有學生每星期從舊金山租車趕來上課。有學生上過課之後,戒掉了30年的甜食癮、不再對小孩子發脾氣、開始規律運動。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這門課強化了他們的意志力,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意志力不是一種美德,而是心理能力與生理能力的結合。更棒的是,意志力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但不必懸梁刺骨,也不必臥薪嚐膽,只要掌握意志力的本質,就可以在該去做的時候積極行動,該拒絕的時候堅定說不。它,比IQ、EQ,對你的人生影響更大!
  正如EQ可以改善,意志力也可靠許多方法增強!
  ◎累了嗎?光是短暫補眠或好好睡上一晚,就有助提升意志力。
  ◎壓力大時請用真正有效的方式紓壓,例如運動、呼吸冥想、聽音樂、與親友相聚,而不是放縱自己吃大餐、喝酒抽菸、看電視。
  ◎遇上誘惑,要求自己忍耐十分鐘。十分鐘後,破戒的欲望多半已消失無蹤。
  ◎知恥近乎勇?錯!罪惡感和羞恥心容易導致自暴自棄。懂得寬恕自己,你才會更有自制的動力。
  ◎設法認識「未來的自己」,例如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這樣當你面對眼前享受,就會提醒自己未來的苦果。
  ◎把意志力堅定的人當成榜樣,你可以輕鬆「感染」他們的自制力!
  關於意志力,你可能不知道:
  在排隊買咖啡時打手機簡訊,會讓你不小心點了熱量比較高的摩卡奶昔,而不是預定的黑咖啡。
  →分心會削弱意志力,使行為受到衝動的支配。
  慣性熬夜不是因為你不累,而是你累到無力抗拒電影台的誘惑。
  →疲倦會削弱意志力,使人更容易屈服於誘惑。
  一整天沒吸菸的癮君子,狂吃冰淇淋的機率大增。正在努力節食的人,外遇的機率大增!
  →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這邊用掉,那邊就不夠用。
  光是「考慮」捐錢給慈善機構,就會提高人們上街購物犒賞自己的欲望。
  →覺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對自己滿意,接下來就會信任自己的衝動而放縱。
  求職時愈想讓面試官留下好印象,就愈可能脫口說出不得體的話。
  →過於壓抑會造成反彈。
  托兒所向家長收取晚接孩子的罰款,結果晚接孩子的情況反而增加。
  →家長花錢買了遲到的權利,罪惡感消除,反而更理直氣壯遲到。
  要求家戶節能省電,最有效的訴求不是「愛地球」,而是「你的鄰居都在這樣做」。
  →意志力的高低,會與旁人互相感染,所以交朋友要小心!
作者簡介
凱莉.麥高尼格 Kelly McGonigal
  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健康心理學家,《國際瑜伽治療期刊》總編輯。2010年獲《富比士》雜誌選為「20位最啟發人心的女性推特作者」(one of the 20 most inspiring women to follow on Twitter)。在攻讀博士期間,獲史丹佛大學最高榮譽的教學獎Walter J. Gores Award。目前也是《今日心理學》雜誌「意志力科學」部落格主。著有《舒緩疼痛的瑜伽》,以及有聲書《神經科學教你改變人生的六個原則》。
目錄

前言 認識意志力的第一堂課

第1章 意志力的三種表現如果想要在該拒絕的時候堅定說不,並在該去做的時候積極行動,你就必須在關鍵時刻找出自己真正的動力,也就是要善用「我真正想做」的力量。

第2章 身體裡的意志力本能人的自制力與生理機能密切相關,而不只和心理層面有關。也就是說,是身心同時作用的短暫狀態給了你力量,使你冷靜下來,以克制住你的衝動。

第3章 為什麼人會累到無力抗拒?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無論是要控制脾氣、節制消費,還是要拒絕降價商品,意志力都來自同一種力量。意志力會漸漸耗盡,因此努力發揮自制力的結果,很可能導致你喪失自制力。

第4章 為什麼善行成了放縱自我的許可證?人很容易把自我放縱視為善行的最佳報酬。「我表現得那麼好,應該享受一下。」這種「我值得」的感覺,常常成為墮落的理由,使我們忘記了真正的目標,而屈服在誘惑之下。

第5章 為什麼人們錯把渴望當成快樂?欲望可以是自制力的威脅,卻也是意志力的來源。大腦透過多巴胺來創造欲望、激發行動,而面臨誘惑的我們,必須明辨渴望與快樂的差異。

第6章 為什麼壞心情會導致我們向誘惑投降?大腦在我們心情差的時候最容易受到誘惑。這其實是大腦的救援任務。無論何時有壓力,大腦會指引你走向它認為會使你快樂的事物,而此時任何你遇到的誘惑都會變得更加誘人。

第7章 為什麼人會為了眼前滿足而出賣未來?你是否認為,未來的自己一定比現在更有時間、意志更堅定,所以現在令人卻步的健康檢查、複雜的難題,統統留給未來的自己去做最適合?這是普遍的錯誤心態:我們把未來的自己當成了陌生人。

第8章 為什麼意志力會互相感染?我們都自認為懂得獨立思考,然而我們卻無法完全摒除想跟大家一樣的本能。這種感染是雙向的,我們會感染到自制力,也會感染到自我放縱,只不過我們似乎特別容易感染到誘惑。

第9章 請跳過本章:意志力的極限愈想入睡,反而愈難睡得著;強制節食,反而成天都想吃;愈想保密,愈容易洩密。壓抑想法和情緒,會出現矛盾反彈效應。而一旦放棄控制,它們反而不再控制你。

結語 發揮自我覺察的力量


內文1(摘自第3章 為什麼人會累到無力抗拒?)
 
 在全美各地的大學校園,經常出現這樣的景象:形容枯槁的學生倒在圖書館桌子和筆電上,他們如遊魂一般蹣跚地走在校園內,四處尋找咖啡因和糖分的慰藉。健身房裡空空如也,宿舍床上也沒人睡覺。史丹佛大學的學生稱之為「死亡週」,也就是每學期末為期七天的期末考週。學生的腦中塞滿了各種知識和公式,不惜每晚挑燈夜戰,強迫自己拚命用功,以彌補過去十週以來在宿舍派對和飛盤高爾夫上浪費的大把時間。

 然而研究顯示,這些臨時抱佛腳的努力是要付出代價的(不只是夜間披薩外送和義式濃縮咖啡的高昂開銷而已)。期末考期間,許多學生除了死命讀書之外,似乎對別的事物全失去了自制力。他們比平常菸抽得更凶,並從健康的沙拉吧轉而投入薯條的懷抱。他們比較容易情緒失控,腳踏車的車禍也比平日更多。他們不洗澡、不刮鬍子,連換套新衣服都懶。我的天啊,他們吃飯後甚至不剔牙了。

 這就是關於自制力的科學研究中,最有力(而且令人擔憂)的發現:努力發揮意志力的人,似乎會在其他事物上喪失自制力。舉例來說,二十四小時沒有吸菸的癮君子,狂吃冰淇淋的機率大增。愛喝酒的人如果成功拒絕雞尾酒的誘惑,身體在耐力測試上的表現就比較差。或許最令人不安的是,正在努力節食的人,背著另一半外遇的機率會比一般更高。難道我們的意志力就只有這麼多,一旦力量耗盡,面對其他誘惑時便毫無招架之力|至少處境相當不利。
 
這項發現對於你的意志力挑戰,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現代生活中,有太多地方需要用上自制力,足以把你的意志力消耗殆盡。研究人員發現,自制力會在早上達到巔峰,然後在一天之中逐漸下滑。因此,等你要在重要的事情上發揮自制力時,例如下班後去健身房運動、應付大型專案、在小孩把家裡沙發畫得亂七八糟時保持冷靜,或是克制自己不去拿抽屜裡放的「緊急用」香菸,你的意志力很可能已所剩無幾。如果你試著同時控制或一次改變太多事情,你可能會把自己累到精疲力盡。在這種情況下挑戰失敗,絕不代表你的人格不夠堅強。這不過是人類意志力的特性罷了。

自制力就像肌肉

 第一位以系統化方式觀察並測試意志力極限的科學家,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包米斯特(Roy Baumeister)。他向來以研究各種難解的現象著稱,研究主題曾包括為什麼冠軍賽在球隊主場舉辦時,球隊的表現反而不佳,以及為什麼外貌出眾的罪犯,陪審團比較容易判決其無罪。他的研究甚至涵蓋邪教儀式虐待行為、性受虐癖以及幽浮綁架事件,全是會把大多數科學家嚇跑的奇特主題。不過事實上,他最「駭人聽聞」的研究成果,可能與神祕現象沒有太大關連,而是直指一般人性的弱點。

 過去十五年來,包米斯特在實驗室中要求受試者在各種情境下發揮意志力,例如拒絕餅乾的誘惑、不被事物干擾分心、克制憤怒情緒,或在冰水中持續緊握手臂。在一項又一項的研究中,無論他請受試者執行什麼樣的任務,每個人的自制力都會隨時間而全面下滑。舉例來說,有一項考驗專注力的作業,不只讓受試者的注意力隨時間而降低,還同時耗盡受試者的體力。至於控制情緒的實驗,時間一久也不只會令人情緒失控,還會促使受試者花錢買下他們不需要的商品。另外,抗拒誘人甜點的實驗,也不只引發受試者對巧克力的渴望,竟然還會使人更容易拖延。這樣看來,我們的每一項意志力似乎都來自同一種力量,因此每當我們在某處成功發揮自制力,對於其他事物的意志力反而更顯薄弱。

 基於以上觀察結果,包米斯特提出了一項有趣的假設:人的自制力就像肌肉一樣,用久了會感到疲累。如果不讓自制力的肌肉充分休息,你可能會耗盡所有意志力,就像運動員運動過度,最終會精疲力竭一樣。這項初步假設成立後,包米斯特的實驗室和其他團隊的研究結論都與其一致,認為人的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無論是要努力控制脾氣、在預算內節制消費,還是要拒絕降價商品,所用的意志力都來自同一種力量。意志力無論用在何處都會漸漸耗盡,因此發揮自制力的結果,很可能導致你喪失自制力。也就是說,要求自己不在上班時講八卦,可能會令你更難抗拒自助餐廳裡的甜點。就算你成功拒絕那塊誘人的提拉米蘇,你可能在回到辦公室後,覺得更不容易專心工作。等你開車下班回家時,如果不巧碰到隔壁車道有個白癡開車時偷看手機而差點撞上你,沒錯,這就是你搖下車窗發飆罵人的時刻:「看什麼手機,等著叫一一九吧,渾帳!」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點我購買※

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
Feb 13th 2013, 01:02

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點我購買※

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點我購買※


65個必懂的房地產問題
  自住客、投資客都要學

  張金鶚教授
  帶你徹底了解購屋5大關鍵
  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

  從實際的房屋銷售個案
  學會做出理性的判斷
  買到自己的理想屋

  如何判斷房市多頭與空頭?
  如何解讀消息面和基本面?
  「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如何抉擇?
  買房子要活在當下,還是期待未來?
  實價登錄對房價有何影響?
  新婚夫婦要先養孩子還是養房子?
  首購族、換屋族、投資族如何選屋?

  輕鬆達成房產理想

  張金鶚教授研究台灣房地產市場多年,試著經由本書幫助已購屋者、未購屋者、想購屋者、不想購屋者,都能安心做出購屋決策。

  張教授以輕鬆的筆觸搭配實際的案例,告訴讀者房地產的正確觀念與知識,並且幫大家達成一輩子的房產理想。

作者簡介

張金鶚

  從事學術研究多年,橫越建築、都市計劃、公共政策、經濟、財務金融與地政等領域,相關著作近200篇,發表於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另外,近300篇專論發表於主要報章雜誌。以發展台灣房地產研究與教學為己任,目前於政大講授「房地產投資與市場分析」、「住宅經濟與政策分析」、「不動產通識」等課程。

  現職
  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及區域計畫碩士、博士

  經歷
  英國瑞汀大學及格拉斯哥大學、
  瑞典國家建築研究中心、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及日本明海大學等訪問學者

  著作
  房地產的世界(1990年,遠流)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2010年,方智)
  張金鶚的都市更新九堂課(2011年,方智)

目錄

自序 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
楔子 建立正確的購屋觀念

第1章 如何開啟購屋之路?
第1問 租屋讓我學到什麼?
第2問 買第一屋該注意什麼?
第3問 換屋該考量什麼?
第4問 集資投資預售屋可行嗎?
第5問 你適合當包租公嗎?
第6問 換屋好還是都更好?

第2章 如何認清買房的立場與觀點?
第7問 我的房市立場為何?
第8問 我的房市預測不準嗎?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第10問 購屋是投資、還是消費?
第11問 「期待未來」或「活在當下」?
第12問 看重「報酬」、還是「風險」?
第13問 購屋要用「拼」的嗎?
第14問 延遲購屋等待機會好嗎?
第15問 房地產是好的投資工具嗎?

第3章 如何看懂趨勢?
第16問 房地產為何有景氣循環?
第17問 房市有哪些景氣指標?
第18問 如何判斷房市多頭與空頭?
第19問 房市與股市有何不同?
第20問 房市與金融市場有何關聯?
第21問 通膨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21問 台灣房市有否「國際盤」?
第23問 何時是買屋的最佳時機?
第24問 購屋要看長期或短期趨勢?

第4章 如何看懂市場?
第25問 何謂房市的基本面?
第26問 如何判斷房市的供需關係?
第27問 如何判斷房價是否合理?
第28問 何謂房市泡沫?
第29問 空屋會造成什麼影響?
第30問 房市資訊如何產生?
第31問 如何解讀消息面和基本面?
第32問 該危機入市或危機避市?

第5章 如何看懂政策?
第33問 房市政策有哪些類型?
第34問 政策如何影響購屋決策?
第35問 選舉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36問 該不該搶低利率買屋?
第37問 政府平價住宅該不該買?
第38問 奢侈稅有何成效?
第39問 實價登錄對房價有何影響?
第40問 ECFA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41問 政府打房為何成效不彰?

第6章 購屋關鍵因素衝突如何選擇?
第42問 購屋要注意哪些關鍵?
第43問 投資與自住客如何挑出理想屋?
第44問 如何衡量心中之尺?(初階版)
第45問 如何衡量心中之尺?(進階版)
第46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區位的衝突?
第47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時機的衝突?
第48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價格的衝突?
第49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管理的衝突?
第50問 如何面對區位與時機的衝突?
第51問 如何面對區位與價格的衝突?
第52問 如何面對時機與價格的衝突?
第53問 如何選擇黃金屋和生活屋?

第7章 不同人生階段的購屋選擇有哪些?
第54問 年輕人該先租屋或努力買屋?
第55問 哪種人適合租屋?
第56問 先結婚還是先買屋?
第57問 先養孩子還是先養房子?
第58問 五子登科的順序是否改變了?
第59問 首購族該如何選購房屋?
第60問 換屋族該如何選購房屋?
第61問 沒能力換掉舊屋該怎麼辦?
第62問 長期與短期投資族如何買屋?
第63問 房地產有何穩定的投資標的?
第64問 買屋自住兼投資有何新選擇?
第65問 退休族如何靠房地產養老?

後記 面對房地產「居住」與「賺錢」的衝突與選擇



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

  台灣房地產經過了幾次的景氣波動循環,尤其這一波房市景氣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復甦至今(2012),雖然在2008年下半年受到美國次貸風暴影響,房市小幅下滑,但在資金泛濫及低利率水準下,2009年又引發另一波房市投資熱潮。而這波房市熱潮卻也激起廣大民怨與「居住正義」的爭論,但對自住客而言,更引發是否要進場「拼房」,以免房價上漲更買不起的恐慌心理;當然,有些人拼命買房之後,也擔心會不會買在高點划不來。另外,對投資客而言,也引發是否要進場「賭房」,以賺取這波高房價的投資機會;當然,有些人也擔心萬一賭輸了,是否將陷入更大困境的憂慮。

  面對自住客是否「拼房」、投資客是否「賭房」的困惑,更進一步要問的是:不論自住或投資,買了房子之後,是讓自己生活更幸福,還是讓自己生活產生更大壓力?反之,如果這時暫不買房子,是讓自己生活更自在,還是讓自己生活更焦慮呢?換言之,買房的目標除了考慮「賺錢致富」(當然也有可能賠錢)之外,是否更應考慮「生活品質」的提升(拼命賺錢無法享受生活)?當「賺錢致富」與「生活品質」發生衝突時,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當前房市瀰漫著「賺錢致富」風潮,忽略了「居住生活」才是房屋的本質。賺錢致富要認識市場、掌握趨勢,而居住生活則要認識自己與家人、掌握生活與環境。本書除了提供「市場之尺」來掌握判斷之外(見第三章〈看懂房地產趨勢〉、第四章〈看懂房地產市場〉及第五章〈解讀房市政策〉),同時更提供「心中之尺」來掌握釐清(見第六章〈購屋的關鍵因素〉及第七章〈不同人生階段的購屋選擇〉),另外透過個人的經驗背景(第一章及第二章),說明我個人購屋選擇的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以及其間的衝突與選擇。

  當前房地產市場力量龐大,試圖透過「市場之尺」作為一般人購屋決策的唯一準則,進而扭曲哄抬操控市場之尺,這也看出房市廣告行銷費用的龐大及影響力。目前坊間有關房市的書籍或資訊均將購屋者視為投資者,強調如何購屋賺錢,將房屋視為投資工具,而未將房屋當作居住產品。換言之,目前房市多討論「市場之尺」,而忽略了「心中之尺」,只有市場之尺,並不適合進行購屋決策,因購屋者會不自覺地買了市場喜歡而自己未必喜歡的房子。

  本書除了重新從我個人不同角度審視此「市場之尺」外,更重要的是,要告訴讀者,購屋決策除了市場之尺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中之尺」,並透過本書學習建立好心中之尺,購屋決策將不會焦慮徬徨。自己作為購屋決策的主人,不再受到市場的壓力而當「屋奴」,是本書撰寫的目的。

  看過我上本《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的讀者,應了解我提出的房產五大關鍵因素:時機、區位、價格、產品和管理。本書進一步希望讀者了解,面對此五大關鍵彼此發生衝突時,將如何評估選擇。換言之,在現實環境中,購屋者很難找到同時滿足五大關鍵的個案,遇到五大關鍵各有利弊優劣的不同個案時,購屋者該如何作決策選擇?透過本書所提供的學習方法與案例,掌握自己的心中之尺,再透過市場之尺的學習與分析判斷,購屋者自然能「安心」進行購屋決策。

  本書的內容比上本七堂課更深入淺出,簡短精鍊,輕鬆易讀,並加強時事與案例的討論,最重要的是,本書七章節的佈局均以讀者關心的問題為出發,共結集了房地產65問,我再提綱挈領地予以回應。沒看過七堂課的讀者可以先看此書,看過七堂課的讀者更應再看此書,除了是續集,且更完整補充了七堂課的內容。

  本書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在出版社的協助下,終於得以集結成書,令人欣慰。非常感謝《Money錢》雜誌主筆劉育菁小姐的文字協助,完成初稿;她不但將生澀的學術語句轉換成淺顯易懂的白話口語,同時她也提供許多市場案例與觀點,讓我能從更多不同角度思考,才使得本書能夠展現如此豐富且輕鬆的大眾風貌。

  買房子的確是人生大事,更是一輩子的事,因為買到的房子好壞,將影響個人及家庭一輩子的生活與財富。本書撰寫的初衷是,幫讀者充實房地產的專業知識與判斷,以避免大筆資金因購屋決策錯誤而造成損失,並在賺錢致富的同時,提升居住生活品質與品味。

  面對詭譎多變與眾說紛紜的房市,希望此書能幫助已購屋者、未購屋者、想購屋者、不想購屋者都能安心做出購屋決策。如果這輩子不想「賭房」,也不想「拼房」,又該如何安心「住房」與「賺房」?透過本書將能輕鬆學習房地產的正確觀念與知識,充分掌握個人房地產的「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並成一輩子的房產理想!也希望能藉著這本書,對台灣房市的健全盡份心力,謹以此書獻給關心台灣房市的每一位讀者!

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張金鶚

內文1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新北市每坪40 萬元以下都可以買」、「跟著捷運買房長期倍數增值」、「買下一個信義計畫區」、「買都更老屋翻身變金屋」⋯⋯這些都是過去媒體最常包裝的房市話題與賣點。

但跟著這樣的邏輯買屋,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別人眼中的好房子,可能不會是你的好房子」,甚至「市場公認的好房子,更可能不是你理想中的好房子。」原因為何?

育有一雙子女的雙薪小夫妻,為了讓孩子進入明星國中,省吃儉用「拼」進台北市的舊公寓;一對頂客族的設計師夫妻,為了創作、景觀與實現即興生活的理想,遠離市區,選擇了淡水面海的景觀好宅。

小家庭與頂客族這2 種不同的家庭組合,他們眼中各自需要的好房子、生活需求、所期待的居住品質,大相逕庭。

在雙薪夫妻眼中的老公寓,鐵定不是頂客夫妻眼中的好房子;相同的,頂客夫妻夢想中的生活好宅,絕對不符合雙薪家庭的居住需求。

有些因素比地段更重要

那麼,為什麼市場總是想用一把「尺」,去衡量每個人的購屋決策,甚至都很敷淺地用「這間房子能否賺錢」的結果去衡量好壞與對錯。

我一直無法認同,全台灣的購屋策略只能跟隨一個原則:「地段」。這些由業者提出的「市場法則」,不應該完全左右購屋人的決策;甚至我認為,購屋人應先建立「買到一間未必賺錢但適合居住的好房子,勝過買一間只能賺錢但不適合居住的爛房子」的自覺。如此一來,市場法則就會跟著改變,我們才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

有機會的話,請到接待中心逛一逛,你會發現,很少有銷售人員會不厭其煩地強調:「這間房子冬暖夏涼,最適合老人與小孩居住。」「這棟大樓有人性化的管理及配備,省下日後維修的費用與管理瑣事。」「我們的營造廠從施工工法改進,降低了在潮濕多雨環境下房屋漏水的機率。」「在公共空間裡,配有廚餘機及太陽能設備系統,環保又愛地球。」⋯⋯有多少建商願意從居住及生活面來說明,房子的特殊與重要。

相反的,接待中心的銷售人員經常都是這麼告訴你:「附近每坪行情80萬元,我們土地取得成本低,只賣70萬元,每坪現賺10萬元。」「這裡距離『未來』捷運站,只有200公尺,通車後房價鐵定會上漲。」「房子距離市區只有一橋之隔,多花10分鐘,房價足足省了2成。」

以「心中之尺」取代「市場之尺」

因為多數人信奉買屋賺錢的美夢,代銷公司為了迎合大家買屋鐵賺的白日夢,只好編織很多不切實際的美麗謊言。

該如何改變價格勝於一切的購屋王道呢?根本之道,就是購屋人要先從自己出發,發掘自己的「心中之尺」,暫時放下「市場之尺」,才不會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當了冤大頭而不自知。

「市場之尺」和「心中之尺」究竟有什麼差別?前者是建商、業者,為了把房子銷售出去而進行的美麗包裝,它很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的未來題材,如重劃區概念、捷運題材、陸資概念,也可能是裹了糖衣的毒藥,像都更黃金屋、明星學區等。簡單說,就是闡述「買屋等於投資與賺錢」的神話。

「心中之尺」是架構在希望家人一起度過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事先了解家人過去的生長背景、居住環境、個人偏好、家庭組成及居住經驗等,再從中找到最大公約數。

如何建立自己對房屋的觀點(心中之尺)呢?購屋人不妨與家人反覆討論,推演及面對自己對於房屋的期望、能力與取捨,淬鍊出對房屋偏好的優先順序,也就是好房屋的「硬性元素」與「軟性元素」。

硬性元素包括住宅面積、格局型態、採光、方位、社區公共設施、鄰里環境及景觀;軟性元素包括鄰居素質、住宅管理、維護等,家人應共同討論這些選項的優先順序,哪些是絕對不能妥協,哪些選項是可有可無,有彈性調整的空間。這些優先順序確認後,就能找出購屋的最基本條件。

理性購屋才能戰勝市場

反過來說,購屋人未建立「心中之尺」之前,理論上不應該到接待中心或仲介店頭看房子,因為你買貴與買錯地點與產品的機率,比起已建立「心中之尺」者高出許多。

再者,即便建立好自己的心中之尺,碰到身經百戰、舌粲蓮花的房仲或代銷業者,仍有可能被業者牽著鼻子走,甚至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房子。唯有抱持理性購屋的心態,你才能戰勝市場,因為你的好房子,未必是市場的好房子。


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點我購買※

步步驚心(全新增訂版)(共三卷)
Feb 13th 2013, 01:00

步步驚心(全新增訂版)(共三卷)步步驚心(全新增訂版)(共三卷)※點我購買※


步步驚心(全新增訂版)(共三卷)※點我購買※




中國古典言情第一人 桐華經典深情大作

  《步步驚心》增訂版!
  內附劇照及三萬字後記+番外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二十一世紀,張曉於車禍中死亡,一縷芳魂輾轉來到清康熙四十三年,

  成為了八貝勒胤□側福晉之妹──瑪律泰.若曦。

  因地利之便,從小便認識了溫柔多情的八阿哥、聰穎俊朗的十四阿哥、憨直樂觀的十阿哥、冷峻肅顏的四阿哥和任情俠義的十三阿哥。

  不由自主地被捲入這場「九子奪嫡」的殘酷戲碼。

  在秀女選拔後,若曦成為御前奉茶的領頭女官,

  見證了康熙大帝的權與術,也見證了帝王之家的翻臉無情。

  有著二十多歲歷練的她,藏在這個十三歲滿族少女的心裡,

  看著所有人的命運正朝著歷史的必然發展,卻摸不透自己該往何處去……

  也許自己的一點力量,可以換取一個「幸福」的微薄希望……

  人勸莫多情,一剪寒梅何處寄?若無愛與憎,皓月長空誰相伴?

  由愛生嗔恨,離愛無癡念,卻有寸寸相思,日日盼君至。

  【上卷】不思量,自難忘

  【中卷】有情,終似無情

  【下卷】往事,哪堪回首






步步驚心(全新增訂版)(共三卷)※點我購買※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
Feb 13th 2013, 00:59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點我購買※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點我購買※

榮獲4項荷蘭國家大獎肯定:2項文學大獎+2項科學大獎。
入圍英國Aventis科普圖書大獎決選名單(最受歡迎科普著作)。

  ●為什麼隨著年紀增長,時間過得愈快?
  ●羞辱的記憶為什麼總像昨天才發生的?
  ●年紀越大越愛回顧青春往事,是不可避免的人類心理機制?
  ●為什麼有些記憶淹沒在時間之流,有些卻死忠陪伴我們的一生?
  ●聽到震驚的消息時,為什麼我們不只會記住事件本身,還會記住當下環境的各種細節?
  ●突然湧現的似曾相識感,是前世輪迴?夢境的成真?腦子為時極短的短路?還是……
  ●聽過樂曲一次就能完美重新演奏,看一眼就能畫出建築透視圖,他們究竟是天才還是傻瓜?
  ●擁有超人般的絕對記憶,是天賦還是詛咒?
  ●人死前會看到自己的一生有如電影般快速連播,這是真的嗎?!

  本書致力於探討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自傳性記憶」,包括以視覺影像為大宗的最初記憶、氣味∕滋味與記憶的關連、刻骨銘心的記憶,並闡釋了與自傳性記憶相關的各種大腦謎團,包括似曾相識感(Deja vu)、閃光燈記憶、懷舊效應這些我們或多或少經歷過的體驗,更生動探討了瀕死體驗、學者症候群、絕對記憶等各類文學、電視影集、電影熱愛的特例題材相關分析,以及腦損傷對記憶的影響等現象與問題。

  從兒時倒背如流到年邁時轉頭即忘,從記憶的形成到記憶的磨蝕,
  此間種種問題注定會來到我們每個人面前。

  為什麼當青春不再,總是新的記不住,
  塵封已久的往事卻變得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但想起的、記住的,都是真的嗎?
  而那些想不起來、忘了的,還找得回來嗎?

  作者淵博的知識、如詩般的感受力、敏銳的洞察力與優美筆風,在本書中巧妙融為一體。他一邊信手捻來心理學史上至今對記憶的各種理性研究結果,一邊招來喬治桑、伍爾芙、普魯斯特、納博科夫等文學大家現身感性說法,使本書不只充滿知識、智慧和哲理,更達到超越一般心理學著作的深度。

  曾幾何時,遙遠的過往無一倖存,人逝物非,但依然有東西留下來,靜止的,孤立的,更脆弱,卻更有生命力,更飄渺,更堅持,更忠誠──氣味和滋味長久以來守在這裡,像靈魂一般,隨時準備予我們提示,等待與期盼著屬於它們的時刻到來,在一切灰飛煙滅時……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

  1953 年生於荷蘭,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 Prize)。

  現任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心理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記憶的隱喻》(Metaphors of Memory,劍橋大學出版),皆被譯成十多國語言。

目錄

第一章:總論
──記憶就像狗一樣,窩在牠自己想待的地方
.「自傳性記憶」早期研究之一:聯想與回憶實驗(倫敦)
.揭櫫「懷舊效應」的第一人
.「自傳性記憶」早期研究之二:量化記憶實驗(柏林)
.遺忘的速度相對來說先快後慢
.數據的最初勝利
.主流記憶研究模式:可驗證性
.新舊記憶研究更迭
.聯想實驗重出江湖
.為什麼要探究記憶之謎
.答案不只存在心理學中

第二章:最初記憶
--劃破黑暗生命的靈光
.童年失憶症
.視覺記憶占壓倒性多數
.保留在記憶中的,有可能微不足道
.心理分析大師的最初記憶
.佛洛伊德的「屏幕記憶」說
.最強大的「記憶因子」:恐懼或驚愕
.「創傷」的心理學化
.最初記憶的真實性
.故事?抑或記憶?
.語言技能發展與記憶
.個人感情的摻合
.有「我」才會有記憶

第三章:氣味與記憶
──追憶似水年華
.埋藏在氣味中的情感
.氣味喚起的記憶更生動?
.氣味對歲月的頑抗
.嗅覺的生理剖析
.先會運用嗅覺,才學會說話
.滋味和氣味的恆久性

第四章:刻骨銘心的記憶
──羞辱是用永不褪色的墨水書寫的
.受辱經驗持久保鮮的正面意義
.在羞辱的記憶中看到自己

第五章:閃光燈記憶
──那一天的那個時候,你身在何處、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
.腦海中的「立即列印!」指令
.其他因素的影響
.閃光燈記憶=照片?
.閃光燈記憶也會被遺忘
.連接直覺的記憶

第六章:記憶的方向性
──為什麼我們的記憶是前進的、而非後退的?
.先發生X才發生Y,為什麼回憶倒溯不是先Y才X?
.倒轉記憶的想像實驗
.永遠只能往前播放的影片
.盧米埃兄弟賦予記憶新的隱喻

第七章:絕對記憶
──記憶超人的矛盾生命
.波赫士的文學想像實驗
.真實世界的「記憶超人」
.沒有極限的超強記憶
.視覺化記憶法:7是留小鬍子的男人
.軌跡法:「腦海中的漫步」記憶術
.通感:文字有顏色、味道,甚至痛感
.我「看到」,我「感覺到」
.完美記憶的陷阱
.擁有絕對記憶,等於沒有記憶
.失眠:你我都要忍受絕對記憶的折磨

第八章:學者症候群
──天才抑或白痴的界限
.算術超人:鄉下農夫巴克斯頓
.萬年曆計算:「學者」戴夫
.透視「天才」:史蒂芬.威希爾
.視覺記憶
.另類音樂「天才」:德芮克
.殘缺的天才?
.大腦功能單側化
.關閉一道門,開啟另一扇窗

第九章:盲棋大師的記憶力之謎
──托恩.夏布弘茲給我們的啟示
.運用代碼減輕記憶的壓力
.高度選擇性的記憶
.記得多,又同時記得少

第十章:腦損傷和記憶
──身心巨大創傷對大腦的影響
.「恐怖伊凡」身份之謎
.波蘭死亡集中營:特雷布林卡
.烏克蘭人守衛的下場
.丹安紐克=「恐怖伊凡」?
.問題重重的指認程序
.異常環境造成大腦損傷
.烙印般深刻的記憶也會失真
.創傷性記憶有絕對可信度嗎?
.指認程序的正義性
.犯罪現場:索比堡
.誰才是「恐怖伊凡」?
.正義得到伸張??

第十一章:記憶不可察的生命風景
──華格奈夫婦的家族攝影傳記(一九○○ ~ 一九四二年)
.從聖誕晚餐看人生風景滄桑變化
.其他詮釋人生歷程的手法
.平凡人生變身藝術

第十二章:似曾相識感
──前世與今生?夢境與現實?以及其他理論
.狄更斯筆下的詮釋
.陌生的熟悉感
.記憶失常,還是精準複製?
.曾經,這一幕也發生過?──前世與今生
.幻影成真──夢境與現實的重疊
.人類能夠召喚的防禦機制之一
.似曾相識感就像電影預告片?
.「兩個大腦」理論
.「雙重覺知」理論
.似曾相識感VS.自我感喪失、詞語異化
.精神能量強弱的影響
.用現代統計工具重新檢證
.似曾相識感與精神分裂症
.瘋狂的雙重人生體驗
.似曾相識感與癲癇症
.現代醫學科技的佐證
.為什麼研究「病理性似曾相識感」?
.起始階段的尾聲
.詩人的「似曾相識」意象

第十三章:懷舊情結
──自傳與自傳性記憶
.懷舊高峰期
.懷舊效應的非正式實驗
.今天仍能感受童年記憶中的痛
.初體驗的紀錄
.屈辱: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事
.愛情讓你全世界只看得到一個人
.延長歲月的篇幅
.二十歲時發生的事最深刻
.懷舊效應三大理論
.自傳性記憶與自傳的共通之處
.最後的時光

第十四章:為什麼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
──心理時間的祕密
.影響心理時間的因素
.內在光學
.時間的感知
.時間感實驗
.「空洞的」時間
.望遠鏡現象
.懷舊效應:時間標記
.生理時鐘
.青春長,老年短

第十五章:為什麼我們會遺忘?
──既堅韌又脆弱的記憶
.記憶和遺忘
.忘卻了的遺忘
.隱性記憶
.令人恐懼的空白

第十六章:瀕死體驗
──看見自己的一生從眼前不斷閃映而過
.全景的視野
.超出語言能表述的範圍
.地質學家的墜崖瀕死體驗
.墜落:「跌進了天堂」
.潛意識何時取代意識
.瀕死體驗的比喻形式
.全景記憶案例統計
.關於全景記憶的種種解釋
.美好愉快的生命「最後時刻」

第十七章:來自記憶
──《靜物:一名年輕畫家的肖像》
.時光在倒流的畫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點我購買※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Feb 13th 2013, 00:57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點我購買※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點我購買※

人生的誘惑遠比我們想像的多,而監獄或許也沒那麼遠,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經歷癌症、心臟病,以及中風的煎熬考驗,

  提出最重要的人生三問:
  如何從工作中得到快樂?
  如何擁有美好的家人、朋友關係?
  如何堅持原則正直一生?

  他將傑出的企業理論套用於生命的深刻省思,
  而答案,等你追尋。

  也許,這本書將改變你的人生選擇。

  2010年春,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教授對哈佛商學院畢業班發表一場極具影響力的演說,他舉出一些哈佛商學院同班同學的例子,許多人絕非在畢業時即刻意計劃要跟配偶離婚、跟小孩疏離,甚至鬧出醜聞、犯罪入獄,為何追求成就的人常常掉入引發不幸的陷阱?他們的人生策略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最誠懇的剖析
  這場演說之所以引起廣大迴響,不單是深刻啟發了人們對生命中重要問題的思考,更由於克里斯汀生教授當時遭逢人生重大的試煉──他罹患了奪走父親性命的同一種淋巴癌,正在忍受化學治療的煎熬。與疾病奮戰中,他反覆思索自己的人生是否過得有意義,並終於了解「上帝衡量我的人生,不是用金錢,而是我可以幫助多少人,變成更好的人」。

  最迫切的忠告
  在這本突破性的新作中,他希望每個人都要能回答自己三個重要問題:
  1.如何使工作生涯成功、快樂?
  2.如何讓自己與配偶、兒女、朋友的關係成為快樂的泉源?
  3.如何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人生有很多問題既複雜且困難,每個人的際遇也都不同,你必須自己努力去尋找答案。

  最真摰的回顧
  克里斯汀生教授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徹底了解他的人生,並分享自己曾嚮往成為《華爾街日報》編輯、被自己創設的公司開除、發現對教學的熱情、以及教養孩子等歷程,如何交叉運用審慎策略和應變策略來因應人生的突發狀況。

  他發現,哈佛商學院課堂中教導的理論,不僅能解釋企業問題,也能拿來管理並預測自己的人生。這本充滿啟示與智慧的書,將幫助你了解,如何依心目中的優先順序,調配行動、時間、及資源,以管理好人際關係,甚至改善教養方式,並果決地回答:「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進而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幸福。

  這是第一本將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劃上的書,
  神奇地將商管書與勵志書結合於一體,
  你將看到,當彼得.杜拉克遇上米奇.艾爾邦時釋放出的燦爛火花。

得獎與銷售紀錄

  1. 原文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自2012/05/15出版以來,在Amazon.com的銷售極為亮眼,亦榮獲讀者五顆星推薦。列舉本書2012/07/09於Amazon的銷售總排行及分類排行如下:

  Amazon Best Sellers Rank: #126 in Books
  #3 in Books > Business & Investing > Personal Finance
  #9 in Books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 Spirituality >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27 in Books > Self-Help

  2. 作者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的「精算人生三題」一文,亦榮獲第52屆麥肯錫最佳論文獎。本書即依此文發延伸、擴充而來。

  3.獲選 2012年5月份Amazon書店編輯選書。

作者簡介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Clayton M. Christensen

  1952年出生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是一名虔誠的摩門教徒。他曾在楊百翰大學和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學並取得碩士學位,後來又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企管碩士,並取得哈佛大學商學院企管博士學位。

  從1992年起,克里斯汀生即在哈佛大學商業院擔任企業管理系教授,其研究與教學興趣主要在技術創新、發展組織能力,以及為新科技發掘新市場。

  他曾於1979和1984年期間,進入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擔任顧問。離開後,他陸續創立了四家公司,包括陶瓷系統工程公司(CPS)和創見研究所(Innosight)等,把他對創新研究的熱情,化為對追求創新企業的實際行動。

  他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曾五度榮獲「麥肯錫最佳論文獎」;著有七本書。2011年時更被Thinkers50選為「當代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之一。

詹姆斯.歐沃斯 James Allworth 

  澳洲人,畢業於澳洲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及哈佛大學商學院,並取得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之銜。曾任職於博斯顧問公司(Booz & Company)及蘋果公司。

凱倫.狄倫 Karen Dillon

  畢業於康乃爾大學、西北大學新聞所,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編輯(至2011年)。2011年時被社會企業Ashoka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及啟發性」的女性。
 
譯者簡介

廖月娟

  1966年生,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榮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八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簽獎,主要譯作為《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第五項修練III:變革之舞》、《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狼廳》、《雅各的千秋之年》、《賈伯斯傳》等。

目錄

序 三個問題,找到你人生的方向 卓火土
序 火炬般的正向能量 楊定一
序 做自己人生的執行長 郭瑞祥
作者序 人生三問
第1章 展翅高飛

第1部 發現生涯之樂
第2章 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第3章 計劃與變化
第4章 策略的試金石

第2部 圓滿的人際關係
第5章 時鐘滴答響
第6章 一杯奶昔的任務
第7章 席瑟斯之船
第8章 經驗學校
第9章 一隻看不見的手

第3部 正直的人生
第10章 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結語 你拿什麼衡量人生?
致謝 用理論預測人生情節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致謝 謝謝你改變我對世界的看法 詹姆斯。歐渥斯
致謝 此後,我沒做出任何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凱倫。迪倫



序文1

三個問題,找到你人生的方向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作者克里斯汀生為哈佛大學MBA畢業生演講時,提醒學生省思人生的三個重大問題:

  1. 如何樂在工作?

  2. 如何與家人常保幸福?

  3. 如何擁有正直的人生?

  這三個問題對於追求成功的年輕人特別重要,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停下來省思的三個好問題。作者以理論為基礎,加上自己親身的經驗,建議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經營人生:

  1. 工作方面:有策略的尋找能熱情投入的工作,關鍵是具有挑戰性,個人能成長,有意義的工作。

  2. 家庭方面:投資在必須為家人完成的工作,經營婚姻,關心家人及朋友,讓孩子學習做困難的事情,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塑造家庭文化,建立家庭成員的行為準則方針,使家人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

  3. 個人方面:如何堅持道德原則而不妥協,即使是小的選擇也要慎重,人生的誘惑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歸路的起點總是一個非常小的決定。

  作者提醒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幫別人賺了多少錢,而是我們影響了多少人的人生,我們讓多少人轉變成更好的人。

  記憶中,年輕時就開始出現「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以及「我們到底為何而來到這個世界」,這樣的念頭反覆在腦海中出現,因為找不到答案,這些念頭總是在忙碌中淡忘了。年長之後這些問題在偶然之下也會冒出來,彷彿在提醒我們,人生道路是否走得正確?或是提醒我們,到底要怎樣過這一生?是否要修正我們的人生?

  印象最深的一段經驗,是早期在美商電腦公司的研發工作非常忙碌,責任重大,當時正好小孩相繼出生,工作及家庭都需要我的關注,常常在深夜開車離開公司時,抬頭望著一輪明月,內心想著我是否就這樣過一生呢?雖然常常有這樣的想法,但一直沒有靜下來仔細思考人生未來的道路怎麼走。當時,如果能有機會看到這本書的話,可能就容易多了,也許會更有方法及策略。

  這樣的狀況持續好幾年之後,有一天晚上,突然不能入睡,我心血來潮地有個靈感,突然想要專注的考慮未來人生的路要如何走,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就有個清晰的方向,有些想法很快就實現了,有些想法多年後在適當的時間也逐漸完成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人生,大多數人從年輕時就開始想要找出人生的方向。我們在人生的旅程當中,如果能時常思考作者的三個提問,並且常常問自己要如何衡量我們的一生,以「樂在工作、保持家庭幸福及擁有正直的人生」為目標,相信我們都可以找出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宏達基金會董事長 卓火土

序文2 

火炬般的正向能量

  克里斯汀生教授在商界向來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企管創新理論不僅為管理者帶來新思維,更曾協助許多頂尖企業成功應變市場變遷。歷經癌症、心臟病、中風的打擊,克裡斯汀生教授不但正向面對種種挑戰,更堅韌地以自身體悟來幫助大眾。本書由克裡斯汀生教授、其學生歐沃斯、及《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狄倫攜手完成,書中巧妙規劃工作生涯、個人生活、處事原則三個課題,並運用管理策略深度探討人生決策,實在令人感到欽佩。

  書中許多提醒,都是忙碌的現代人所需要的。例如,在生涯策略上,有時人們會為了追逐物質報酬、事業成功等短期效益,投諸所有心力於職場,卻忽略陪伴家人、傾聽孩子,忘了應用心經營真正珍貴的資產─家庭。也就是說,在人生的資源分配上顛倒了優先順序。在處事原則方面,作者強調一生中難免遭逢不當誘惑,對於不端正的利益絕不能妥協,因為如無法堅守誠信正直的人生原則,我們勢必失去更多。這些珍貴的生涯策略與人生哲學,其實也就是我們能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本書強調快樂工作的源頭不是金錢,而是熱情,我個人完全認同。仔細觀察,許多在非營利組織服務的朋友,他們並未選擇輕鬆高薪的工作,而是走向辛苦的服務之路。物質報酬並非前進的動力,立願服務才是成就感的來源,也是他們樂在工作的原因。相對地,員工是組織中最重要的資產,經營者應營造和諧且尊重的工作環境。讓每位成員在工作中獲得肯定、信任、成長、與成就感,而這正向的職場氛圍自然是充滿能量與熱忱的。也就是說,企業經營也離不開個人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其實不論在任何專業領域,能在服務的熱忱下真正益於大眾,才是一生最值得追求的價值。克裡斯汀生教授本身就是最好的範例,運用企管專業發心分享善知識,以實務剖析為讀者們帶來人生指引。巧合的是,克裡斯汀生教授以自身經歷所傳達的管理策略,完全印證古人所流傳下來的真理,也是我們多年來透過預防醫學與大眾分享的觀念。

  當一個人回歸清淨的自性,在當下他已持定人生的志向,會樂意讓自己像火炬一樣,為家人與週遭朋友帶來溫暖和希望,為大地與環境帶來正向能量。回歸自性的人感恩惜福、無私奉獻,而這才是人生經營的真正精髓。

  世界的運行就像個圓圈,當我們發出心念想為別人做些什麼,最後這念頭也會回轉到自己身上,帶來正面效應與快樂。藉此機會,僅以個人的語言闡述克裡斯汀生教授的企管精神,對錯與否,希望每位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自行參悟體會。最後,真誠地祝福讀者朋友們都能結合工作與志趣,踏實地活出家庭、工作、生活的圓滿與平衡。

長庚生技、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董事長 楊定一

序文3 

做自己人生的執行長

  人生可不可以管理?傑出的管理理論可以幫助企業解決眼前困難、擬定未來策略,但可以用來幫助我們面對人生難題嗎?

  哈佛大學的克里斯汀生教授,以這本書證明,面對複雜無常又多變的人生,好的理論即使無法提出簡單的解答,卻有助我們建立一套堅強的思考架構,在職涯選擇、人生價值觀上,建立一條明晰的軸線,做為面對種種艱困考驗的準繩。

  克里斯汀生教授為「破壞式創新」的管理大師,他的文章、個案、以及著作,深受世界各地的專業經理人重視,不可不謂近十年來在「創新」議題上最具份量的一位學者。二○一○年,克里斯汀生教授在哈佛商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當時他罹癌完成治療不久,對人生有許多體悟,演說感動許多人,後來寫成文章「精算人生三題」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如今,此篇影響深遠的好文章擴充為書,將管理理論鮮活套用於人生議題,不論形式與內容,深入淺出,堪稱又一次成功的創新。

  克里斯汀生教授在本書提出三個人生大哉問,也是他每年在課堂上與天之驕子的學生反覆辯證的:

  1.我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我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3.我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第一個問題,主要是探討知識工作者的職涯規畫,並且尋找工作快樂的動機,藉由不斷的反省與自我調適,尋找個人最佳的職涯策略。在此書中,克里斯汀生教授也引述了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只有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出偉大的工作。」

  第二個問題,主要在探討知識工作者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特別是探討家庭與人際關係。在此議題上,作者以較大的篇幅闡述,許多工作者耗費很多時間在工作上,卻疏於投資時間在家庭的經營上,往往造成原可避免的悲劇。因此,他勉勵知識工作者一定要正確的調整優先次序,花較多時間陪伴家人、教養小孩,更要用同理心與對的方法了解家人與小孩,才能建立和諧、美滿的家庭,培養長久的友誼。

  第三個問題,探討的是知識工作者的誠信(integrity)。作者引述眾多的案例,就是強調堅守原則的重要性。「百分之百的堅持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一般讀者在閱讀唸本書時,也許會好奇為何克里斯汀生教授會語重心長地寫這本書。簡單的答案可能是他人生也面臨過不少波折,生過大病,或是宗教信仰的理念。但檢視他過往著作,我認為他可能也是有感於太多的知識工作者急於功成名就,卻缺乏人生的願景智慧引導,因此本書特別介紹一些傑出的管理理論,闡述如何將理論運用於人生的管理之上。

  事實上,其他管理學者也有類似的看法。例如,彼得.杜拉克在他的著作《自我管理》中即闡述:「知識工作者必須有效地做自己的執行長。你可以自己選擇,知道什麼時候該改變路線。要把這些事情做好,你必須培養對自己的深刻了解,包括了1.你如何學習?2.你的做事方法為何?3.你如何與他人共事?4.你的價值觀為何?5.你可以在哪些地方做出最大的貢獻?」

  如果比較克里斯汀生教授與彼得杜拉克的說法,可以發覺他們都強調,知識工作者都需要在職涯發展中檢視自己的五項特質(SHAPE),包括心靈(Spiritual)、興趣(Heart)、能力(Abilities)、個性(Personality)、經歷(Experience),才能做出最適的發展方向。在心靈上,也需考慮自己的價值觀與志業,方能有人生願景。克里斯汀生教授更強化了在人生願景建構中,將家庭的優先次序列入更重要的考慮,以免「工作成功,家庭失敗」,更要考慮個人誠信,因為「地位愈高,陷阱愈大」。

  我在管理學院教書,四十歲時生了大病,人生也有許多波折,之後深感人生智慧需要從教育下手,於是從多年前開始為大學部學生開設「管理與人生」的課程,並且在EMBA的課程結束時,提供個人一些人生的經驗與故事,以激勵更多的社會精英能夠有智慧的平衡職涯與家庭,並鼓勵他們建立志業,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相信這本書,可以激勵更多知識工作者在努力經營職涯之際,深刻反思何謂真正的幸福。

台大商研所特聘教授 郭瑞祥

作者序

人生三問

  我在哈佛商學院授課。學期末最後一次上課的時候,我總會告訴學生,自己同班同學的近況。就像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我們每五年辦一次同學會。每次相聚,總可以看到同學們近五年的縮影。學校會利用這個機會為活動募款,我們這些校友也很高興共襄盛舉。會場鋪上紅地毯,並邀請知名人士蒞臨演講。前幾次的同學會,同學都踴躍出席。環顧四周,每個人都打扮得時尚光鮮,似乎個個飛黃騰達,令人不禁覺得我們這一班真是天之驕子。

  同學們也似乎都是職場贏家,大家擁有很棒的工作,有些在國外擔任要職,配偶大都長得比自己好看,不是帥哥、便是美女,每個人似乎過著幸福、美好、令人豔羨的生活。

  後來,漸漸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不知為何,有幾位同學從此消聲匿跡。我打電話給他們或是問他們的朋友,才慢慢明白是發生什麼事。同學當中,有的已在麥肯錫或高盛這種名聲顯赫的企管顧問公司擔任主管,有的則已躋身《財星》五百大公司最高主管,有的創業有成,不少同學的收入高得令人咋舌。

  但儘管他們的職場表現出類拔萃,很多人看起來卻只是強顏歡笑。

  生涯成功只是人生的表面,其實不少人都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婚姻生活也一團糟,很多人以離婚收場,有人甚至好幾年沒跟自己的孩子說過話,與孩子分別住在東西兩岸。我還聽說有位女同學自畢業至今,離過兩次婚。

  在我眼裡,那些同學不只才智過人,而且為人正派。在畢業的時候,他們都立下偉大的計劃和目標,不只立志要在專業領域上大展身手,也希望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但這一路走來,雖然工作順遂,家庭生活卻不知怎麼觸礁了。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尷尬,不知如何向其他老同學解釋。

  當時我想,那可能是中年危機,人生難免會陷入低潮。但就在畢業二、三十年後的同學會上,我發覺問題愈來愈嚴重。班上一位同學因為涉入安隆(Enron)案而被關進牢裡。

  印象中,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同窗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是個好人,不但聰明用功,也很愛家人。他曾是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合夥人,當上安隆公司執行長之後,年收入更高達一億美元。他的生涯表現如此輝煌,相形之下,個人生活則黯淡無光:他的第一次婚姻以離婚收場。在安隆醜聞案爆發之後,我實在不敢相信他就是新聞報導中那個追逐金錢的巨鯊。安隆破產後,史基林因多項罪名被起訴定罪,包括詐貸、財務造假、證券詐欺等。

  我不但為他的誤入歧途萬分震驚,更讓我驚愕的是,他竟然能搞出這麼大的醜聞。他的人生之路在哪裡出了差錯?

  不只我的哈佛商學院同學對人生不滿,遭遇家庭不幸、工作瓶頸等問題,有人甚至成了罪犯。與我一樣獲得羅德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就讀的同學,也發生類似困境。羅德獎學金的得主,不但學業成績優異,也必須在運動、政治或寫作等課外活動表現傑出,同時還要證明自己對社區有特殊貢獻。能當上羅德學者,顯然是全世界最優秀、最多才多藝的年輕人。

  與我同獲羅德獎學金的同學共有三十二人,多年後有些同學一樣對人生感到失望。有一個同學甚至成為華爾街金融犯罪首腦,他透過內線交易,從金融市場捲走數十億美元,也就是《股市大盜》(Den of Thieves)一書的要角。另一個同學則因和未成年少女發生性關係被捕入獄。該少女曾在他的競選總部打工,而他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還有一個我非常看好的同學,我料想他將來必能成為大人物,事業、婚姻兩得意,沒想到他的事業後來岌岌可危,婚姻生活也很不幸,離了好幾次婚。

  上面提到的同學應該想不到自己的婚姻會一敗塗地、與孩子形同陌路,更無法想像自己變成作奸犯科的壞人,面臨被捕入獄的命運。然而,他們卻不自覺走上這條悲慘之路。

  我不想誤導各位。雖然部分同學的人生不如意,還是有不少過著理想的生活。他們一直是我的榜樣。我們的人生還未結束,孩子的人生才正要開始,我們還是該好好了解人生有哪些陷阱及其成因,以為借鏡。畢竟人是脆弱的,很多人不免受到不好的影響,因此脫軌。

  雖然我的人生也有不少波折,但到目前為止還算平順。在此,我得特別感謝我太太克莉絲汀,因為她的幫助,我才知道如何洞視未來。當然,我不是要讀者做出和我們夫妻一樣的決定,以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為目標,畢竟每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一概而論。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把我在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劃上,幫讀者創造圓滿的人生策略。

  我在「如何建立成功的長青企業」這門課中,和學生一起研究經營管理的理論,探討管理工作的各個層面。這些理論闡述事情的原因和為什麼。學生了解之後,我們就把這些理論當作透鏡來檢視個案。我們從每一個理論來透視一家公司過去何以會出現哪些問題或機會,並預測這家公司將來可能會遭遇的情況,再用同樣的理論來預測經理人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學生藉由這種討論方式,了解為何一個紮實的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各個組織層級的過去和未來:大者如整個產業、一家公司,小者如公司裡的一個單位,或是單位中的小組。多年來,在學期末的最後一堂課,我總會描述我在商學院的同班同學有何遭遇,接著進一步討論組織中最基本的單位,也就是個人。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們不只用企業做為個案,也開始探討自己的人生。

  我年復一年帶領學生進行這樣的討論。我們探討的不是希望未來會如何,而是探究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是否可以用來預測將來會如何,包括什麼決定和行動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多年來,我已進行過無數次這樣的討論,我的心得當然比任何一個學生來得多。為了公平起見,我想應該把我的了悟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在課堂上討論時,我會把我們研究的理論寫在黑板上,然後在旁邊寫下三個簡單的問題: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這些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我的同學當中很少人問這樣的問題,或許他們也曾思考過這些人生問題,卻已經記不得自己學到了什麼。

  這麼多年下來,我一再發現課堂上討論的這些理論,不但可用來解釋企業的問題,也可用以審視人生的重要課題。我將在本書把我和學生發現的洞見和各位讀者分享。

(其他精采內容,請見本書)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點我購買※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當我們能愛自己,就能準備好,付出愛與接受愛
Feb 13th 2013, 00:44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當我們能愛自己,就能準備好,付出愛與接受愛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當我們能愛自己,就能準備好,付出愛與接受愛※點我購買※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當我們能愛自己,就能準備好,付出愛與接受愛※點我購買※


超過八百萬讀者認為本書救了自己的命
《時代雜誌》特別推薦:
作者了解痛苦的感覺,她對那些還在載浮載沉的人感同身受,
為他們丟出了一條救生索。

  療癒與成長的最好方式,

  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為自己的痛苦扛起責任,

  好好照顧自己。

  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是我們最需要維持的重要關係。

  這段關係的品質,會決定我們人生的品質。

  因為,

  如果我們能學會認真看待自己,別人也會認真看待我們。

  如果學會對自己一笑置之,我們就能做好準備,和他人一起歡笑。

  如果學會信任自己,我們就會成為值得信賴的人。

  如果能感謝自己的一切,我們就能愛自己。

  如果能愛自己,也接受自己的渴望和需求,我們就能做好準備,付出愛與接受愛。

  站在新的起點,放下舊有的過往,敢於改變,找回內在的平靜,全新開始吧!

  本書作者一生中曾遭遇過遺棄、綁架、離婚,喪子等等痛苦折磨,她以自身的經歷與對生命的省思,用小小一則一則的話語,來告訴讀者,如何在我們的內在找尋到快樂與平靜,而當快樂難尋時,我們要如何愛自己,寬待自己。

  作者提醒我們,問題都會有解決的辦法,而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為自己的痛苦負起責任,好好照顧自己。作者鼓勵讀者記住:每一天都是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重生與更新。 

  調整呼吸、微笑、放鬆,然後放手,作者要讀者練習學會放下心中的執著,釋放所有的情緒,接受自己的能力有限,掌握自己的力量,勇敢邁向前。

本書特色

  ★超過八百萬的讀者認為本書救了自己的命。

  ★1990出版以來,超過22年仍暢銷不墜!

  ★紐約時報暢銷書

  ★美國亞馬遜書店心理健康類排行榜第三名、健康養生類第四名

  ★《時代雜誌》特別推薦

  ★全美心理諮商師、心理治療師推薦

  ★英、美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推薦

  ★本書每天給你力量,讓你練習如何愛、信任自己、處理情緒、接受別人幫助、給予他人援手、運用自己堅定的信念,還有,享受快樂。然後你會發現,這一年,溫暖又平靜地度過了。

作者簡介

梅樂蒂.碧緹(Melody Beattie)

  1948年生於明尼蘇達州,曾做過記者、自由撰稿作家。1986年她開始有出書的想法,遭到20家出版社拒絕之後,終於找到伯樂,暢銷書《超然獨立的愛》於隔年出版後,讓她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心靈勵志作家,而她的成名作已銷售超過八百萬本,翻譯成十餘種語言,直到今日仍十分暢銷。

  碧緹之所以受到數百萬讀者的信任,相信她睿智的話語與指引,是因為她曾親身體驗過他們正在經歷的痛苦。她這一生中,遭遇過遺棄、綁架、性侵、酗酒、嗑藥、離婚,喪子。透過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生活的感想,她深入淺出寫下如何勇於突破的信念和哲學,因為她深刻了解被拋棄的感覺,知道怎樣幫助那些還在痛苦中載浮載沉的人。

  在過去25年裡,碧緹已出版18本書,包括《超然獨立的愛》、《旅行讓感覺更好》、《珍愛》、《超越共依存症》、《悲傷俱樂部》、《愛我,就不要控制我》,在報章雜誌發表過數百篇文章,並常上「歐普拉秀」等許多電視節目,時代雜誌與People等亦常常專訪她。她也常在全球各地演講。目前她定居在南加州。

目錄


一月 January 探索自己的內心,找出今年想要的改變


二月 February 聆聽別人,接納自己,懷抱希望


三月 March 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平靜


四月 April

放下焦慮、心煩和苦惱。放輕鬆


五月 May 過日子是以一天為單位,不要往回看


六月 June 與自己和平共處


七月 July 讓自己接受他人的付出


八月 August

開口說謝謝,直到真心相信為止


九月 September 要有耐心,放鬆、全心相信。內在問題都會解決,內心的阻礙也會移除


十月 October 卸下生存偽裝,努力做自己


十一月 November 接受失去和改變,迷霧會散去,一切都清楚明白


十二月 December 想想接下來的一年,專注於即將到來的美好事物


自序

  有時候,往日種種的情緒會悄悄爬回來。我們會感到害怕、羞愧和絕望;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或者像個受害者,無助又憎恨著一切。

  本書可以每天給你力量,讓你練習如何愛、信任自己、處理情緒、接受別人幫助、給予他人援手、運用自己堅定的信念,還有,享受快樂。

  然後你會發現,這一年,溫暖又平靜地度過了。

內文11月1日 新年


新年要設定新目標。你可以仔細想想:今年你最希望在生命中出現什麼樣的改變?有了目標,就可以幫助你善盡本分,也表示你對於即將來臨的一年充滿了熱忱,想要好好度過充實的一年。


有目標,人生才有方向。


你今年希望人生有什麼改變?想要完成什麼?想要達成什麼目標?你希望將哪些善念的力量導入自己的人生?你想有哪些領域的專長?你想改掉哪些壞習慣或性格上的缺陷?


在愛情與友誼方面,你希望有哪些改變?在家庭生活方面,你想有什麼改變?


請記住,我們並不是用目標去控制他人,而是藉著設立目標,努力給予自己人生的方向。


你希望解決哪些問題?你想要做哪些決定?你在職涯上想要有什麼轉變?


你希望自己的內在和周遭有什麼樣的改變?


把這些都寫下來。拿一張紙,花幾個小時,把上述問題的答案一一寫下,用這樣來證明:你對自己、對你的人生,以及對你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有選擇的能力。然後,放手。


當然,有些意外的事情會發生。有時候,是令人愉悅的驚喜,有時則是完全相反。然而,不管好事壞事,都是你今年人生故事的篇章,這些意外的情節將帶領著我們一步步展開人生的故事。


今天我要記住,只要提筆寫下目標,就能產生強大的動力。從現在開始,我就要為即將到來的一年寫下目標,而且視情況持續寫下目標。我設立目標不是為了控制他人,而是要善盡生活的本分。


1月18日 感謝


人生有時事發突然,眼前的問題還沒解決,其他的問題又冒了出來。早上還感覺心情愉悅,晚上卻困在悲傷中鬱鬱寡歡。


日復一日,我們都在面對阻礙、延誤、改變和挑戰。我們面對個性衝突和失望。在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的那個當口,我們往往無法看見躲藏在情緒背後的課題。


有個簡單的概念,可以讓我們度過人生中最緊張痛苦的時光,這個概念叫做感謝。我們要學會對眼前的問題和情緒表達感謝。感謝所有發生的事情。雖然我不喜歡這次的經驗,但無論如何還是心存感激。


強迫自己感謝,直到養成習慣為止。如果我們時時刻刻心存感激,那麼我們就可以停止試圖控制結果。這也是釋放生命裡正向能量的關鍵。感謝是讓問題變成祝福的煉金術,也能讓意料之外的遭遇變成禮物。


今天,我要感謝。我要開始把今日的痛苦轉化為明日的喜悅。


1月20日 新的開始


憎恨讓我們無法愛自己,也無法愛人。憎恨處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憎恨會阻礙我們感受快樂和享受人生,也讓我們無法和世界和平相處。憎恨是一塊塊凝聚而成的憤怒,遇到原諒和放手就會鬆散融化。


放下憎恨不代表讓他人對我們為所欲為,而是表示我們接受過去發生的一切種種,也為未來設立界限。放下憎恨,我們還是可以擁有界限!


我們要努力看到對方的好,也要努力看到讓我們憎恨的事物最終所帶來的善。我們要努力看清自己的角色。


之後,就讓這事件煙消雲散。


為我們所憎恨的人祈禱會有所幫助,懇求上帝帶走我們的憎恨也大有助益。

清空過去的種種,進入一個無憎無恨的天地,有什麼比這樣開始新的一年更好呢?


今天我會做好準備,放下憎恨。這些潛藏內心、讓我無法得見光明的憎恨,懇求上天全部都帶走。我會知道該如何透過放下憎恨來照顧自己。


2月10日 放下悲傷


過去未解開的悲傷可能會成為快樂和關愛的阻礙。


過往,我們用各種念頭來否認痛苦的存在:例如「根本沒那麼痛」、「也許只要繼續等待,事情就會改變」、「沒什麼大不了,可以撐過去」、「也許只要努力改變對方,就不必改變自己」等等。


我們否認是因為不想感受痛苦。


未完成的課題並不會就此消失,而是會不斷重複出現,直到獲得注意,讓我們去感受、去處理、去想辦法痊癒為止。


許多人以往並沒有所需的工具、支援或安全感,去面對和接受痛苦。沒關係,我們現在安全了。我們可以慢慢地、小心地開始敞開心胸去感受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開始去感受長久以來受到的否定情緒,不去怪罪、不感內疚,而是療癒自己,為更好的人生做準備。


我們可以在需要哭的時候流淚,在感覺到體內仍存有源自過去的悲傷時盡量哭泣。我們可以感受、釋放這些情緒。


悲傷是淨化的過程,也是接受的過程。悲傷讓我們離開過往、進入今天,朝更好的未來邁進。這個未來不會有破壞的行為,也會比以往有更多選擇。


在今天,我要對自己的情緒敞開心胸。今天,我明白,我不必強迫或壓抑復原過程中可以得到的療癒。我相信,如果願意敞開心胸給予,療癒自然會以我可以控制的方式來到。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當我們能愛自己,就能準備好,付出愛與接受愛※點我購買※

小星星
Feb 13th 2013, 00:43

小星星小星星※點我購買※

小星星※點我購買※

被譽為史蒂芬.金的接班人、當代最具天分的恐怖作家、
  處女作《血色童話》震驚全球,
  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最新力作

  被譽為史蒂芬.金的接班人、當代最具天分的恐怖作家、處女作《血色童話》震驚全球,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最新力作。

  一支網路上瘋狂轉寄的影片,使得一名擁有天籟般清澈嗓音的女孩一夕爆紅,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偶像,但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更不曉得她的聲音竟有如此駭人的力量。

  他有一種直覺,自己正在目睹怪物誕生。事實證明,如他所料。

  過氣的搖滾歌手藍納特無意間在森林裡發現半埋在地底下的塑膠袋,裡頭竟裝著一名垂死的小女娃。藍納特對女娃做人工呼吸,把她從死門關救了回來。她的第一聲哭泣清澈純粹,宛如天籟,震懾了他的心。藍納特發現女娃擁有天使般完美的嗓音,認定她絕非平凡的小孩,決定將她關在地下室裡,以免這個骯髒的世界污染了如此徹底純真潔白的音樂奇葩。

  十多年後,一樁駭人可怖的悲劇發生,媒體報導「瑞典有史以來最凶殘的命案」,一對老夫婦被發現陳屍在自家的地下室裡,頭顱被擊碎挖空成糊狀,彷彿有人往裡頭翻找著某些重要的東西。案子尚未結案,老夫婦的兒子卻悄悄地搬離了家鄉,與對外宣稱的「女兒」泰瑞絲一起搬到了斯德哥爾摩。在那裡,泰瑞絲意外的參加了電視偶像選秀的表演,她獨特的風格引來一名陰鬱少女泰瑞莎的崇拜。泰瑞絲與泰瑞莎,年齡相近,連名字都幾乎一樣,兩人彷彿擁有孿生的靈魂,將成為當代恐怖小說中最可怕的二人組。

作者簡介

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 John Ajvide Lindqvist

  瑞典人,生於一九六八年,成長於斯德哥爾摩郊區小鎮布雷奇堡(Blackeberg),從小夢想能闖出一番名堂。他曾是魔術師,還在北歐魔術牌技比賽中贏得第二名。之後成為喜劇脫口秀表演者長達十二年。後來轉戰進入劇作圈,寫出了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本《Reuter & Skoog》,並擁有多部舞台劇作。《血色童話》是他第一部小說,在瑞典造成轟動,二○○五年獲選為挪威的最佳小說獎,並入選為瑞典電台文學獎。並於二○○八年榮獲「拉格洛夫文學獎」殊榮(Selma Lagerlof Prize for Literature),改編成電影《血色入侵》的劇本也由他親自撰寫。電影上映後,立刻引起國際間多方迴響,橫掃各大影展獎項,如二○○八年紐約翠貝卡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攝影、第四十一屆Sitges影展最佳歐洲奇幻電影、富川國際奇幻影展最佳導演、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團大獎等四十多項大獎。好萊塢電影版《噬血童話》則由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執導,克蘿伊.莫蕾茲(Chloe Moretz)主演。

  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之後的作品皆獲得好評,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第二本長篇小說《斯德哥爾摩復活人》的改編電影預計2013年在瑞典上映,由瑞典知名記錄片導演Kristian Petri執導。繼《血色童話》後,倫德維斯特也將與托瑪斯.艾佛瑞德森再次攜手合作,將他的第三本長篇小說《港灣》(中文版預計2013年出版)搬上大螢幕。《小星星》是倫德維斯特的第四本長篇小說。



小星星※點我購買※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Feb 13th 2013, 00:41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點我購買※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點我購買※


德國率先擊敗《賈伯斯傳》的著作,《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塔雷伯鼎力推薦
  蟬聯《明鏡週刊》排行榜4週冠軍,連續48週Top 5,出版至今,暢銷地位遙遙不墜
  德國亞馬遜思考學習類Top1、心理勵志類Top3
  13國版權售出,全德銷量突破25萬冊

  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橫掃德國書市最新力作

  德國漢莎航空、瑞士麥肯錫、倫敦商學院、哈佛大學決策科學實驗室等各界高度推崇

  英、美預計2013年發行,中文版搶先上市!

  什麼時候,追求清晰的思考反而是一種浪費?

  什麼時候,任憑直覺決定,你將萬劫不復?

  什麼樣的思考陷阱,竟會讓你愈「錯」愈勇?

  怎麼樣的思考技巧,讓你不再「誤」裡看花?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如果拿律師跟科學家來比喻,我們的思考模式比較傾向律師,因為律師都很會先射箭再畫靶。

  我們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幻覺、錯誤……

  杜伯里帶著放大鏡,幫助我們一一檢視這些常見的思考陷阱,並告訴我們為何該藐視權威、別跟模特兒做好朋友、別以實報實銷的方式付錢給律師、別參加什麼拍賣會或競標案、別說你在婚姻裡付出比較多……

  作者以清晰易讀的語調,逐篇舉出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並佐以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何在、何以會犯。此外,針對各項錯誤,作者一一提出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同時,每篇均搭配一幅與主題相關的諧趣插畫,讓本書不僅具實用性,更具可看性。

  不論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經營、投資理財或愛情關係上的大小事,本書指摘的52個思考錯誤,將讓你明白自身的弱點何在,並且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不再只靠直覺決定一切!

本書特色

  書市唯一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括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最常見的思考錯誤

  每個思考錯誤搭配一幅風格獨特的插畫,實用性與娛樂性兼具

  穿插生活故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股票買賣、心理學實驗等,敘述豐富、幽默、耐人尋味

  不僅指摘思考錯誤,更提出有效對抗妙招,預防掉入思考陷阱

  三人成虎、選擇氾濫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一本鍛鍊獨立思考的書

作者簡介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1966年生,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企管碩士、經濟哲學博士,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之一,2008年創立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會員包括《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塔雷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伍思瑞齊(Kurt Wuthrich)、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教授索耐特(Didier Sornette)、心理學家鮑麥斯特(Roy Baumeister)、數學家曼德博(Benoit Mandelbrot)、哲學家丹尼特(Daniel Dennett)等各領域標的人物。

  杜伯里已有7部作品問世,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2011年作品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甫出版即榮登《明鏡週刊》暢銷書冠軍寶座,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足稱作者至今最成功著作。杜伯里長期擔任《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及瑞士《週日報》(SonntagsZeitung)專欄作者,撰寫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誠如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這本書的前言所說:「富蘭克林為人類揭露了電的相關知識後,打雷、閃電並未因此而變得更少、更弱或更小,可是我們不再像古人那樣莫名地畏懼雷電了。同樣地,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杜伯里曾旅居香港、澳洲、英國及美國,現居於瑞士洛桑。

目錄


推薦序 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抉擇 冀劍制

前言

01 存活者偏誤 The Survivorship Bias

   為何你偶爾也該去「墓仔埔」逛一逛

02 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 Swimmer’s Body Illusion

   哈佛究竟是一所好大學,還是一所爛大學?我們其實並不清楚

03 過度自信效應 The Overconfidence Effect

   為何你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自己的學識與能力

04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

   就算有百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

05 沉沒成本謬誤 The Sunk Cost Fallacy

   為何你不該留戀過往

06 互惠 The Reciprocity

   為何你不該讓人請喝東西

07 確認偏誤(一)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當你見到了「特殊情況」這種字眼,請格外小心

08 確認偏誤(二)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幹掉你的寶貝

09 權威偏誤 The Authority Bias

   為何你該藐視權威

10 對比效應 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出門

11 現成偏誤 The Availability Bias

   為何你寧可聊勝於無地使用一張錯誤的地圖

12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Die Es-wird-schlimmer-bevores-besser-kommt-Falle

   要是有人建議你一條「先經一番寒徹骨」的路,你最好對這樣的建議多點戒心

13 故事偏誤 The Story Bias

   為何就連真實的故事也都是騙局

14 後見之明偏誤 The Hindsight Bias

   為何你該寫日記

15 司機的知識 The Chauffeur Knowledge

   為何你對名嘴所說的話不要太過認真

16 控制的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你比你以為的還要來得狀況外

17 激勵過敏傾向 The Incentive Superresponse Tendency

   為何你不該按實際開銷付錢給你的律師

18 均值迴歸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醫師、顧問、教練以及心理治療師的效用令人質疑

19 公地悲劇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

20 結果偏誤 The Outcome Bias

   請別用結果來論斷某個決定

21 選擇的弔詭 The Paradox of Choice

   為何更多反而是更少

22 討喜偏誤 The Liking Bias

   由於你想受人歡迎,於是你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事

23 稟賦效應 The Endowment Effect

   請不要緊抱著某件事物不放

24 奇蹟 The Wonder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25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為何共識可能是危險的

26 輕忽機率偏誤 The Neglect of Probability

   為什麼樂透的彩金會愈來愈大

27 零風險偏誤 The Zero-Risk Bias

   為何你會為了追求零風險,而付出過多資源

28 稀少性謬誤 The Scarcity Fallacy

   為何餅乾愈少愈可口

29 忽視基本比率 The Base-Rate Neglect

   當你在懷俄明州聽到了馬蹄聲,且看到了黑白條紋……

30 賭徒謬誤 The Gambler’s Fallacy

   為何沒有一種平衡命運的力量

31 錨定 The Anchor

   數字輪盤如何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向

32 歸納法 The Induction

   你要如何把別人的一百萬弄到自己的口袋裡

33 損失規避 The Loss Aversion

   為什麼凶惡的臉孔比友善的臉孔更容易吸引我們的目光

34 社會性懈怠 Social Loafing

   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

35 指數增長 The Exponential Growth

   為什麼一張對摺的紙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36 贏者詛咒 The Winner’s Curse

   你願意為一歐元出多少錢?

37 基本歸因謬誤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請你別去問作家,他所寫的小說是不是他的自傳

38 錯誤的因果關係 The False Causality

   為何你不該相信送子鳥的傳說

39 月暈效應 The Halo Effect

   為何長相好看的人容易事業有成

40 替代路徑 The Alternate Path

   恭喜你!你贏了俄羅斯輪盤

41 預測的錯覺 The Forecast Illusion

   水晶球如何搞得你目眩神迷

42 聯結謬誤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為什麼合情合理的故事會誤導我們

43 框架 Framing

   言為心聲

44 行動偏誤 The Action Bias

   為何光是等待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會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45 不作為偏誤 The Omission Bias

   為何你不是答案,就是問題

46 自利偏誤 The Self-Serving Bias

   為何你從不自責

47 享樂跑步機 Hedonic Treadmill

   為何你應該縮短上班的路程

48 自我選擇偏誤 The Self-Selection Bias

   請別太訝異你竟然「存在」

49 聯想偏誤 The Association Bias

   為何經驗有時會引導我們鬧出蠢事

50 新手的運氣 The Beginner’s Luck

   若是有個好開頭,請格外小心

51 認知失調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你如何對自己撒點小謊,以讓自己好過一些

52 雙曲貼現 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及時行樂!不過最好只限禮拜天

結語

銘獻與致謝


推薦序

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抉擇∕冀劍制

  很高興又看到一本專門針對日常生活中「哪裡想錯了」的書籍出版了。此書使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談論這個通常被認為較為嚴肅的話題,這會讓人在比較輕鬆無負擔的情況下學習到許多有價值的知識。這種類型的書永遠不嫌多,即使談論類似話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對此類型的錯誤思考會有更多的體會。這也有助於培養一個更容易發現自己與他人錯誤推理的能力。

  我有多年「批判性思考」的教學經驗。批判性思考訓練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鍛鍊一個敏銳的偵錯神經,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錯誤推理的敏感度。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種很不以為然的態度:「推理錯了就錯了,有什麼大不了的?活的這麼累做什麼呢?」

  其實,這個想法也不算完全是錯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錯誤推理真的是無關緊要,太過斤斤計較也真的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例如,假設我有很多朋友投資股票賠錢,這樣的經驗告訴我,「投資股票一定會賠錢」。因此,我就勸人「不要去投資股票」。這個想法當然是錯的,錯在我們只依據某一類的經驗就妄下結論(作者將這類錯誤思考稱之為「現成偏誤」:「借助一些易取得的現成例證,為自己描繪出一幅世界圖像」)。然而,就算這個思考是錯的,又有什麼關係呢?大不了不要去賺投機的錢,生活不也可以很快樂嗎?

  這樣想是沒錯。但是,換個情況,假設我有一些朋友大賭六合彩而賺進大把鈔票,因此我就推理,「如果我和他們一樣去賭六合彩,一定也會大賺一筆」。這是一樣的推理型態,但如果不知道這是錯誤推理,就可能會誤入陷阱而不自知。

  雖然,日常生活中許多錯誤推理是無關緊要的,但只要一生中有一、兩個會帶來大禍害的錯誤思考提早被我們發現,訓練偵錯神經的敏感度就有很大的價值了。更何況,這種可能會造成(或大或小)禍害的錯誤思考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但我們大多不會發覺,因為,錯誤推理不一定會造成禍害,即使造成了,我們可能也不會想到「其實這些都是可以提早預防的」。

  以本書第一篇提到對成敗錯誤評估的「存活者偏誤」來說,當我們開始很有企圖心地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錯估可能的失敗率。由於成功案例比較容易被認知、被注意、被新聞媒體報導,或被歷史記載。因此,我們常常無意間就誤以為成功不難,「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但真正的成功率卻比我們想像的低很多。

  如同作者指出,想玩搖滾樂的,眼光只關注那些成名樂團,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跟他們一樣風光,卻較少考慮那些失敗的樂團,而這些失敗者可能是成功者的千、萬倍之多。

  以台灣社會為例,我們常常看見許多茶飲店生意興隆,以為開個這樣的店,人潮就自然會來。但事實上,那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眼光較不會去注意那些沒人上門的店家,當然更不會去觀察那些早已停止營業的失敗者。在這種成敗資訊不平衡的評估中,計算出來的成功率就比客觀事實高上許多。這樣的錯誤推理,就可能誤導自己做出輕率投資而損失慘重。然而,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

  導致禍害的主要因素在於,這些錯誤思考都是我們無意間會去做的推理型態。當我們瞭解這類「似是而非」的推理都是可怕的思考陷阱,而且其推理結果是不值得信賴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更審慎地評估任何重要的決策。而這樣的態度,不知會給自己的未來帶來多少好處,以及避免多少禍害。

  然而,當類似的錯誤思考型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時,我們必須能夠抓到它才有用。光靠背誦一些邏輯公式不足以做到這點。本書除了明白指出辨識各類錯誤思考的結構特徵之外,還大量舉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多閱讀這些例子就好像自己親身經歷一般,能強化我們訓練一個敏銳的偵錯神經。以作者第五篇所談到的「沉沒成本謬誤」來說,我們常常為了不希望那些已經花費的成本損失,而做出非理性的選擇,結果反而損失更多。他指出了八個例子:

  1.即使電影很爛也拒絕中途離開電影院,因為不想白白損失買電影票的錢,結果反而損失更多時間。

  2.即使廣告宣傳效果很差也不放棄,因為已經在廣告投注很大的資金了。

  3.感情出現大問題了還不願意放手,因為過去已經有這麼多的努力。

  4.股票跌愈多(套愈牢)就愈不願意賣,因為賣了就賠錢了。

  5.協和號飛機已經知道不可能營運了,但還要繼續投資下去,不然就等於宣告失敗。

  6.已經走這麼遠了,就繼續走吧!

  7.這本書已經讀這麼多頁了,就讀完吧!

  8.唸這科系都已經兩年了,就繼續吧!

  有了這些生動的例子,我們可以更加熟悉這個謬誤型態,也較容易融會貫通而能找出其他生活實例。但請讀者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其他例子,這才能夠真正掌握一個錯誤思考類型。以這個「沉沒成本謬誤」來說,在台灣社會,家庭主婦經常為了不願意讓已經花了的錢付諸流水,而把過期的不新鮮食物吃下肚子。這樣的非理性選擇,小則對健康有害,大則小命不保。多尋找類似例子,就少落入思考陷阱。

  這本書總共蒐集了五十二個錯誤思考類型,每一個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尤其某些類型是人們較難發現到的。例如在第四十一篇針對各種「預言」的批評,甚至連各行專家對政治、經濟、環境等預言也包含在內。作者引用經濟學家高伯瑞的話:「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這真是個幽默有趣又一針見血的批評。

  好的內容,加上輕鬆的筆法、清楚的說明,以及有深度的論述,這些因素讓這本書具有非凡的價值。然而,為了讓此著作對自己產生最大的幫助,請勿囫圇吞棗閱讀。每讀完一篇,最好就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類似的問題,準備一本小筆記本,把自己曾經製造過的、或是可能會遇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有空的時候還可以複習一下。若能與人分享就更好了。如果大家開始不再認為錯誤思考是件丟臉的事情,將之當作每一個正常人都會有的盲點,學習互相分享個人經歷,當這樣的風氣一起,對每一個人與整個社會都有很大的幫助。台灣社會也能很快脫離目前這種為人詬病的理盲狀態了。我相信此書的出版,將有助於達成這樣的目標。

(本文作者為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邏輯謬誤鑑識班》作者)

內文110◎對比效應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出門◆


  在《透視影響力》一書中,齊歐迪尼(Robert Cialdini)曾經提到一對兄弟所發生的故事。這對兄弟一個叫希德,另一個叫哈利。一九三○年代,他們兩個一起在美國經營一家服飾店;希德負責招呼客人,哈利則負責製作衣服。每當希德發現有顧客對某件衣服十分傾心,因而在鏡子前流連忘返時,他便會故意裝作有點重聽。倘若客人果然過來詢問價錢,希德便會提高嗓門問他的兄弟:「喂!哈利,這件西裝多少錢?」正在裁縫桌旁工作的哈利則會探出頭來望一望,然後回答:「那件精美的棉質西裝要四十二美元喔!」這在當時是個令人咋舌的高價。接著,希德會假裝沒聽到多少錢似地再問一次道:「你說多少錢啊?」哈利則一搭一唱地重覆先前的報價:「四十二美元啦!」這時希德便會轉過來向他的顧客說:「他說二十二美元!」說時遲,那時快,聽到這個價格之後,喜出望外的顧客便以最快速度掏出二十二美元擺到桌上,趁「可憐的」希德還沒發現「錯誤」之前,趕緊將這件昂貴的西裝拎出店外。


你以前在學校唸書時,或許也曾做過接下來介紹的這項實驗。你先準備好兩只水盆,然後在其中一只水盆裡注入溫水,另一只水盆裡注入冰水。接著,先將右手放進裝有冰水的水盆裡一分鐘;過後,再將雙手同時放進裝有溫水的水盆裡。這時你感覺到了什麼呢?在溫水當中,你的左手會感覺到溫溫的,可是右手卻會感覺到燙燙的。


不管是希德與哈利兩兄弟的故事,還是水溫實驗,它們兩者都是基於同一種效應--「對比效應」。對比效應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在觀察事物時,若同時出現某個可供參照的對象,而這個對象較醜、較便宜或較小,我們就會因此判定原本所觀察的事物較美、較貴或較大。對我們來說,要做到「絕對」的判斷,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對比效應是一種經常出現的思考錯誤。比如,你會為你的愛車訂製一套價值三千歐元的皮質座椅,因為跟價值六萬歐元的車子比起來,這套座椅的價格顯然微不足道。所有靠裝飾或裝潢來賺錢的相關行業,往往都可以利用這套幻術。


然而,對比效應有時也會在別種場合發生作用。根據一些實驗的結果顯示:如果所要購買的標的是食物,那麼人們會為了節省十歐元,而寧願多走十分鐘的路。可是如果所要購買的標的是一件原價九八九、打折之後變成九七九歐元的西裝,就沒有人會為了節省十歐元,而甘願多走十分鐘的路。這顯然是一種不理性的反應,因為十分鐘就是十分鐘,而十歐元也一樣是十歐元。


假如沒有對比效應,以折扣來促銷的手法就會變得完全難以想像。從一百歐元打折成七十歐元的商品,感覺上就比原價七十歐元的商品來得物美價廉許多。可是事實上,我們不該去考慮「原價」


我們對於對比效應的反應,就如同小鳥對於槍聲的反應一樣;我們會倏地激起強烈的反彈,瞬間變得無法冷靜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些微小的細節,或是一些正在進行中的變化,我們便無從察覺。比方說,扒手就會利用這樣的原理偷走你的手錶;他們會在你身體的其他部位施加較強的壓力,如此一來,當他們觸碰你的手腕時,你便幾乎無法察覺。同樣地,我們也很少會注意到錢是怎麼愈變愈薄。我們的金錢其實一直在流失它的價值,可是我們卻很難察覺,只能乖乖地坐以待斃,因為通貨膨脹總是以漸進的方式一點一滴地發生。然而,如果通貨膨脹是以一種橫征暴斂的稅賦形式加諸在你我身上,那麼我們肯定會群情激憤地起而抗暴。


最後要提醒各位讀者:在超級名模們代言的許多廣告不斷狂轟猛炸之下,即使一些容貌姣好的素人美女,也要感嘆相形失色。因此,倘若妳是一位正在尋覓另一半的未婚女性,妳最好別跟模特兒等級的女性友人一道出門,因為男士們會因此低估了妳實際具有的魅力。妳最好一個人出門,若是可以的話,帶上兩個比妳醜的女伴一起去參加派對,那會更好!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