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身體醒過來了…… 不知是否因為從小彈鋼琴的關係,我的肩頸永遠都處在緊繃狀態,肩頸的肌肉簡直是化石。曾經幫我推拿、按摩肩頸的人皆搖頭歎息之……。記得生完小孩之後,體力和肺活量更是每況愈下,最怕健檢時,醫生說你的器官年齡比實際年齡老20歲以上……
幾年前,我小妹忽然提起說,她曾經有一個同學現在是位瑜珈老師,還約說找個時間一起去上一堂課看看。我心想:一定又是說說而已,反正我們家就一直是用「嘴巴」來運動的=慢性病候選人之家。
我一點都沒想過保持運動這回事,更不可能練瑜珈了。
我對妹妹東推西推找各種藉口,都沒用了之後,終於……和Judy老師見面了。
這和我曾經上過的瑜珈都不太一樣。我覺得比較像去聽醫生剖析身體的狀態,還有說明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健康問題。整個上課過程好像在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從最基本的呼吸開始,然後觀察自己內在的狀態。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小宇宙,血路、經脈,從頭頂佈滿腳底,如果哪一條通路堵塞,身體就會發出警訊。
但是忙碌的現代人總是不斷地透支自己的體力、慌慌張張的生活節奏……。於是一堆問題產生了,失眠、呼吸急促、胃痛、暈眩等等。
其實身體一有問題就會發出警訊提醒我們,但是大多被「我很忙」這個藉口忽略了,如果不能及時改善,一切都來不及了。
光是呼吸和拉開我駝了很久的背(我好像就上了一年)。老實說,很多你知道的美麗的、絢麗的神話般的瑜珈動作我都不會,但是,在最基礎的步驟裡學習接通我的小宇宙的經絡和能量,於是在每一次舞台劇大能量的演出之後,我還感覺精力充沛,歌舞劇的唱跳之後還精神奕奕,每一天你都會有「心」發現,每一天健康也會更好一點。
謝謝Judy老師,因為你,我醒了。
黃韻玲
(作者為音樂製作人、評審 電視節目主持人)
推薦序2正確做瑜伽,不再誤會肋間神經痛 我在醫院常見有人因為不當修鍊瑜伽而造成的肋間神經痛,掛號肝膽中心詢問是否為肝臟或膽道疾病。修鍊瑜伽運動傷害會發生,通常是因為熱身不足、技巧不當、求好心切長期過度認真修鍊、急著進行高難度體位、或超過身體的極限勉強運動,造成急性運動傷害。
長期的伸展運動,反覆多次的小傷害累積,可能導致慢性肌腱受傷、韌帶拉傷或拉鬆。為了避免運動傷害,修鍊瑜伽應有專業老師指導,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個人身心狀況,安排適當緩和的課程,配合正確的呼吸,讓肌肉筋膜放鬆,次第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及範圍,逐漸改善體能。
吳惠美老師是臺灣少數受過復健醫學,及醫學療養訓練的瑜伽專業老師,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出版《療癒瑜伽解剖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細地根據醫學觀點,細心說明瑜伽運動相關部位的解剖生理學,分析如何自我評估正確體位,提供正確修鍊瑜伽練習原則,以減少運動傷害發生,並且以實例說明瑜伽如何改善常見身體病痛。
瑜伽修鍊者而言,實在是坊間難得的好著作,願諸多瑜伽修鍊者能因而獲益,擺脫生活及工作過度壓力的夢魘。
楊賢馨
(作者為國泰醫院肝臟中心教授)
作者序 我接觸瑜伽十多年,在學習的過程,有很多的疑惑,像是,如何呼吸?身體筋骨太緊做不到位,怎麼辦?有舊傷能做體位法嗎?為什麼做了以後反而更痛?為什麼下課後身體很快就冷了?
以上這些問題,常令我困惑,得到的回答,多半是「練久了就會好」,或是「傳統就是這樣」,這種答案實在令天生反骨的我感到不滿足。以體位法為練習的模式,對小時候曾受體操訓練的我來說,易如反掌。不過我做瑜伽,總是做到八分就好,因為我的好勝心本來就不強,況且我很早就明白,瑜伽是一種心靈的訓練。至於不做到極限的原因在於,我知道有些體位法的完成動作太極限,超過人體關節的最大角度,特別是脊椎,像是跪姿後彎或直立下腰等等,這些動作對椎間盤壓力極大,長期練習不當會導致椎間盤狹窄,我可不想練出一堆問題來。
在放射診斷的醫療領域工作將近十年,我時常出入急診、開刀房、加護病房,也常為一些名人服務,看到連有些運動專家也傷痕累累,更令我對身體湧生強烈的敬意。真正的財富是健康,而健康來自深沈的呼吸和良好的循環,說明白一點,就是進了加護病房要能活跳跳出來,否則練什麼都沒有用!對我而言,肉身就是一種修行。
我在學習瑜伽的過程中,發現時下教學仍以體位法為導向,要求精準與高難度,而不在意瑜伽行者有沒有強烈感受。我想,這不是我要的,於是展開國外進修之旅,才發現原來瑜伽能與醫學結合,尤其是解剖學的應用,此時,才真實感受到自己的醫療臨床經驗竟然如此受用。
這時,很多答案迎刃而解,是一個「人」在練習瑜伽,因此,人才是主角,瑜伽只是導引的工具,尤其是體位法,必須因人而異,像是膝痛、心肌梗塞、肩頸很緊,或是體質過軟、過緊者,都應該給予不同的技巧,也就是適合當事人需求的替代動作。我在獲得頓悟的狂喜之後,開始結合解剖學、經絡學、肌筋膜放鬆以及阿育吠陀的理論,發展出具我個人特色的瑜伽,那就是療癒瑜伽,特色是:
動作很簡單,以漸進式到位。
重視呼吸,以呼吸帶領動作,沒有呼吸就沒有瑜伽。
重視腹部內核心的訓練,強調柔軟彈性,迥異於西方核心肌群的訓練。
重視靈性的修持,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
回國之後,我開始在部落格發表瑜伽醫學的文章,至今數年,已有近百萬人瀏覽,也和很多國外友人結為好友,沒想到大家對瑜伽醫學的知識求知若渴,好學之心令我十分感動。
想要好好學習,必須精通上述領域,才能真正透過瑜伽來療癒身心,否則如果身體不適卻強加過多練習過多,反而不好。我以前無法感受先放鬆再加強教育身體的道理,但自從幾年前我被汽車從後方追撞,導致機車暴衝,人整個騰空重重摔落地面之後,才明白一般人口中所說的「全身痠痛」。感謝老天,我沒有皮肉之傷,但筋骨變緊,想說加強練習會好,但反而練到肩頸痠痛到不行。
原來,當療癒瑜伽的老師,一定要自己先受傷一下,體會療癒的過程與關鍵,我想,這是老天安排的實習課,真好!我可以以身體為師,好好體會身體對體位法的感受。我想,這就是我教療癒瑜伽的目的──覺知自己的身體,透過呼吸和循環,強化生命力的基礎。
加油。
在此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尤其是曾經一路指導我的長輩和師長們,以及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請接受我深深的敬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