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の家☆迷你博客來★ |
36瓶李時珍四物鐵(可用青木瓜鐵、靈芝人蔘飲混搭各帶12瓶)搭配3瓶李時珍極品樟芝(60顆/瓶)再加碼贈6瓶活顏飲(或纖暢飲)特價只要2970元,全省皆可宅配,貨到付款或刷中信卡分三期。意者請撥0970710520找李小姵訂購唷~ |
|
天使走過人間 - 生與死的回憶錄 (2版)
Mar 7th 2012, 14:45
天使走過人間 - 生與死的回憶錄 (2版)※點我購買※
天使走過人間 - 生與死的回憶錄 (2版)※點我購買※
她從小立志成為懸壺濟世的醫生, 一連串的巧合與際遇,讓她走入臨終關懷領域, 以溫暖的愛心,撫慰臨終病患的無奈與無助, 以無愧無懼的勇氣,面對生死過渡的彷徨與迷惘。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回首來時路, 娓娓訴說她充滿光與熱、愛與勇氣的生命故事。
在本書中,庫伯勒-羅斯醫師面對自己的死亡,娓娓道來一生的經歷,並闡述了她心中不變的真理──死亡並不存在。全書共分四部,分別記錄她少年、壯年、中年及老年的多采人生。閱讀她獨特、堅?、充滿爭議但又充滿啟發的生命故事,就像經歷一場豐富的心靈之旅。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M.D.,1926~2004)
庫伯勒-羅斯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也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她多年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經驗,以及《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等相繼推出的著作,協助了許多瀕死病患安詳面對生命的終點,更撫慰了無數臨終病患家屬的心,幫助他們克服失去摯愛的傷痛。
譯者簡介
李永平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婆羅洲,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及東吳大學,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
著有《婆羅洲之子》、《拉子婦》、《吉陵春秋》、《海東青:臺北的一則寓言》、《朱鴒漫遊仙境》、《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大河盡頭》等書。
譯作包括:《曠野的聲音》、《上帝的指紋》、《紙牌的祕密》、《聖境預言書》、《輓歌》、《大河灣》、《幽黯國度》、《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 名人推薦
多年來我從事「臨終關懷」的宣導,在醫院愛滋病房做義工,每每面對「死亡」時,仍不免經驗強大的悲慟挫折,和對生命不解的困惑。讀庫伯勒-羅斯的回憶錄,我再度充滿了那最初的熱情,找回了繼續下去的力量。正如庫伯勒-羅斯醫師所言,「死亡」給人生最大的啟示,是提醒我們:珍惜「生命」當下的美好,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愛」。 --大好工作室負責人 王念慈
《天使走過人間》是《論死亡與臨終》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在晚年中風後,於生命餘燼中回顧自己一生的真情告白。本書敘述了許多她生命中經歷的甜蜜、痛苦、挫折和苦難。然而隨著歲月經過,對於生命與死亡不斷的思考,這一切有了不同的意義與面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每每掩卷,被庫伯勒-羅斯醫師無私的奉獻、無法摧折的生命力與持續散發的光與熱所撼動,無法自己。《天使走過人間》提醒了我們思考死亡之必要,因為那是關懷與愛的力量來源。 --作家、醫師 侯文詠
這是一個愛的故事。無私的愛刻劃了無盡的愛。一個生下來只有兩磅重的奇女子,從小背負了拯救世人的使命感。一個因為史懷哲而矢志當醫生的大女人,一生為了奉獻的信念,不畏艱困走過千山萬水。一個研究生死學的大師,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像神蹟顯現般啟示現世。如同她在傳奇的經歷中不斷自問而凡夫俗子也都該靜心思考:終其一生,我們到底有沒有學會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為這個世界貢獻永恆的愛? --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長 莊淑芬
國外評介
在撰寫了十本探索我們的文化如何面對疾病、死亡與靈性的相關書籍後,庫伯勒-羅斯在這本她自言是畢生最後作品裡寫下了自己的故事……庫伯勒-羅斯的一生,彷彿不只一生。 --《出版人週刊》
許多人都知道庫伯勒-羅斯關於死亡與臨終的著作,但熟悉她生平的人並不多。……書中談及的她的工作與寫作均與死亡有關,但由於作者認為死亡只是一場幻化為蝶的過程,因而化解了死亡主題帶來的沈重。 --依蓮.庫珀,《書目雜誌》
一部壯觀的探險記錄……本書記錄了一個充滿熱情、憐憫且扎實走過的人生。 --理查.霍夫曼,《新世紀雜誌》
她引人入勝的一生,呈現了一位意志堅定、不斷勇於挑戰威權與傳統的女性。本書的部分魅力,來自於庫伯勒-羅斯了不起的說故事能力。 --比爾.威廉斯,《哈德福報》
除了敘述她不平凡的生命故事外,本書關於死亡的論述也令人吃驚。 --亞馬遜網路書店
目錄
1. 人生無意外 1
第一部 鼠──少年時期 9
2. 繭 11 3. 垂死的天使 19 4. 小黑兔 27 5. 信.望.愛 37 6. 第一件白袍 47 7. 我的承諾 56 8. 使命感 63 9. 神聖的泥土 71 10. 蝴蝶 82
第二部 熊──壯年時期 93
11. 回家晚餐 95 12. 醫學院 104 13. 仁術仁心 115 14.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生 121 15. 曼哈坦州立醫院 131 16. 活到死 141 17. 我的第一堂課 148 18. 身為母親 159 19. 死亡與臨終 165 20. 愛心與靈魂 177 21. 我的母親 187 22. 生命的意義 195 23. 一舉成名 203 24. 史華茲太太 210 25. 來生 218
第三部 野牛──中年時期 223
26. 杰飛 225 27. 身後世 233 28. 證據 241 29. 通靈經驗 249 30. 死亡並不存在 260 31. 宇宙意識 270 32. 最後的家園 280 33. 愛滋病 290 34. 聖水 298
第四部 鷹──晚年時期 311
35. 奉獻 313 36. 鄉村醫生 320 37. 畢業 329 38. 曼尼的信號 334 39. 蝶化 340 40. 生命和生活 350
內文1
人生無意外
人們常問我,死亡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我告訴他們,死亡的感覺美妙極了。 而活著事件苦事,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掙扎。 那場大火就是人生中的一個逆境, 既然無法迴避,我只好坦然面對。
也許這本書能澄清一些誤會。多年來,我一直飽受流言困擾,弄得聲名狼藉。有些人甚至把我視為「死亡夫人」,成天糾纏著我。他們認為,我花了三十多年工夫研究死亡和來世,有資格充當這方面的專家。我倒覺得,這些人誤解了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強調的是生命的價值。這點不容置疑。
我常說,死亡可以成為人生最輝煌的經驗之一。在你的一生中,如果每一天你都活得「正確」,你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也許這本書——我這輩子寫的最後一本書——能有助於澄清這些誤解。它可能引發一些新問題,但也可能提供一些答案。
目前我居住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史格斯戴爾鎮(Scottsdale),這會兒,我坐在家中那間擺滿鮮花的起居室裡,回顧自己的一生,覺得過去七十年的歲月頗不尋常。在瑞士出生、長大的一個女孩,當年我做夢也不曾想到——年輕時,我挺愛做夢的哦——有一天我會寫出《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這本探討人生最後旅程、在醫學界和神學界引發激烈爭議的書,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我更沒料到,在往後的歲月中,我必須一再向世人解釋:死亡並不存在。
■離經叛道 父母親原本期望我長大後成為一個相夫教子、敬奉上帝的瑞士家庭主婦。沒想到,我卻移居美國西南部,成為一位特立獨行的精神科醫師、作家和演說家,成天跟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精靈打交道(在我看來,那個世界比我們這個世界可愛得多、美好得多!)。我覺得,現代醫學已經變質;醫師試圖扮演先知的角色,向病人提供一個沒有痛苦的人生。這是不負責任的謊言。據我所知,只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治癒人類的身心病痛,那就是無私的愛。
我的觀念有些確實是離經叛道的。舉個例子來說吧。過去幾年,我的心臟病復發過六次,其中比較輕微的一次發生在一九九六年聖誕節後。大夫們先是警告,繼而哀求我,千萬要戒除抽菸、喝咖啡、嚼巧克力的習慣。可是我卻偏不聽醫師的勸告。說什麼,我都不會放棄人生的這點小小樂趣。幹嘛要戒掉呢?我為我的生命負責。
我就是這樣過一輩子的。人們大可批評我桀驁不馴、一意孤行、剛愎自用、偏離正道。我不在乎。這就是我的本性呀。
人生的事件表面上看起來是孤立的,彼此之間不相關連。
然而,經驗卻告訴我,人生中並沒有偶發的、純屬意外的事件。
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是「注定」要發生。
我命中注定,要為垂死的病人貢獻心力,紓解他們的痛苦。第一次遇到愛滋病人,我就知道自己的使命了。彷彿受到神靈感召似的,每年我在外奔波不停,旅行二十五萬英里,在各地主持研習會,幫助人們因應人生中最痛苦的階段——死亡和生死之間的過渡。後來,在使命感驅使下,我在維吉尼亞州鄉野購買一座占地三百英畝的農莊,建立一所醫療中心,準備收容感染愛滋病毒的嬰兒。如今回想起來,我發覺,那時我已經注定要被趕出這個充滿田園風味的地方。每次想到這件事,我就感到心痛。
一九八五年,收容愛滋嬰兒的計畫公布後,我立刻成為眾矢之的;雪南多亞河谷(Shenandoah Valley)地區的居民都把我看成眼中釘,恨不得拔之而後快。儘管我很快就放棄原定計畫,但仍有一夥人想盡辦法逼我離開,只差沒把我殺掉。他們朝我家的窗子開槍,掃射農莊上飼養的牲畜。他們到處放話,把這座幽靜美麗的山谷弄得人心惶惶,風聲鶴唳。但是,這兒是我的家,打死我也不會捲鋪蓋走路。
天使走過人間 - 生與死的回憶錄 (2版)※點我購買※
|
|
|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