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問對了,才能解決問題
Mar 20th 2012, 13:38

問對了,才能解決問題問對了,才能解決問題※點我購買※

問對了,才能解決問題※點我購買※

只要你問對問題,
不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上,都能夠順利達到目標!
在準確的時機提出準確的問題→
  不只能夠得到想要的答案,還能給對方一種強烈的印象,覺得你「真是個能幹的人」!
提問時機不對、沒有重點→
  不只得不到答案,對方還會認為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啊」,對你的評價一落千丈!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掌握正確的提問方式,讓你:
  1.在短時間內解決眼前的「問題」!
  2.確實地問出「必要的資訊」!
  3.與他人「辯論」絕對不會輸!
  4.讓別人按照你的想法行動!
  5.讓思考更加「條理分明」!
作者簡介
谷原 誠 Makoto Tanihara
  1968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現為律師。畢業於明治大學法律系。1991年通過司法考試。指導企業法律相關事務、企業再造、交通事故、不動產等問題,擅長以高超的辯論力、交涉力、提問力來解決問題。
  目前為「未來綜合法律事務所」的經營者之一。同時活躍於「報導STATION」(朝日電視台),在節目中擔任解說的工作。其創辦的超人氣網路電子報「律師偷偷教你,絕對不會輸的辯論奧祕」,訂戶超過兩萬人。
  著有:《「我跟工作哪一個比較重要」這句話為什麼不能說?》、《讓別人順你的心意行事:行動.交涉.說服的技巧》、《隨心所欲驅使別人的方法》等等。
目錄

序言 問對問題,才能達到目的!
第一章 頭腦清晰的人必備的「超厲害提問力」
──立即見效的七個「超級法則」

1 每個成功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懂得提出「好問題」
──連達文西、牛頓都實踐過的提問法
2 頭腦清晰的人所掌握的「六大原則」
──只要這樣問,不論是誰都會「洩漏真心話」
3 視時間與場合來區分使用的「兩大提問方式」
──「引導出資訊的提問」跟「引導出答案的提問」
4 向「專業採訪者」學習必勝的技巧
──製造出容易回答的氛圍
5 找出「與對方的共通點」
──人會在什麼時候不自覺地說出「Yes」呢?
6 瞬間建立起信賴關係的「詢問私人問題」法
──要如何展現「對對方的關心之意」?
7 提問的重要原則
──要不經意地提問,還是尖銳地切入?
實例分享1 讓國際性企業──奇異公司穩定發展的提問力
第2章 提高工作效率的提問法
──問對問題就可以在瞬間打破隔閡

1 首先要重複對方的話──禮尚往來法則
──掌握「詢問的時機」
2 「概括型」和「確認型」提問方式
──要如何提出「比較深入的問題」
3 一對一、一對多、代表多數人的提問方式
──重點在於「集中目光焦點」
4 「Why」要用在關鍵時刻
──要留意會讓對方感覺不舒服的「禁忌」
5 「有條理」地提高問題的敏銳度
──可以試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看」
6 這樣做,對方一定會接受你的意見!
──一定能夠引導出「想要知道的答案」
7 用「提問」的形式來傳達「命令」
──以「尊重對方」的方式來提問,才能讓對方採取行動
8 讓部屬習慣「提問攻勢」
──用「提問」的方式來下達指示
實例分享2 你問自己什麼樣的問題?
第3章 讓對方不自覺就「侃侃而談」的提問力
──只要這樣做,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1 提問前要先克服的三大條件
──讓你在「想知道的時候」獲得「想知道的資訊」
2 要顧及回答者的「心情」
──有時候「裝作不懂」反而很有用
3 問出「對方不想談論的事」
──想要聽「客觀意見」時就這樣問
4 不要讓提問變成「審問」
──提問「之後」才是重點所在
實例分享3 利用提問來激發想像力
第4章 辯論時絕不會輸的「條理式提問法」
──一旦被戳中這一點就無法反駁

1 重複五次「為什麼」
──最簡單的「條理式思考法」
2 提問是攻擊,回答是防守
──連蘇格拉底也使用過的「辯論必勝法」
3 先「確認爭論點」才能達成共識
──確實找出「相似點」跟「不同點」
4 預防離題的「『究竟』提問法」
──在辯論開始前要確認的三個問題
5 可以激發出新想法的「立場轉換法」
──如果是松下幸之助將會如何思考呢?
實際案例4 讓IBM改變現狀的「哲學式問題」
第5章 巧妙地抓住他人心理的提問技巧
──你一定學得會的高明詢問技巧

1 利用回答問題的「條件反射」
──順利激發出對方潛能的方法
2 讓對方不自覺說「Yes」的「兩階段提問法」
──重要的事情可以擺在「第二順位來問」
3 只要取得對方的「口頭承諾」,就能夠贏得先機
──讓對方「無法反悔」的提問技巧
4 巧妙地說服別人的提問術
──讓對方覺得一切都是「自己決定的」
5 效果驚人的「誘導詰問」法
──光是省略重要的「前提」就有不同的結果
6 可以平息怒火的「一句話提問法」
──讓對方看「好的地方」而不是「壞的地方」
7 利用「提問」來挖掘對方「真正的需求」
──「您對敝公司的哪一項服務最不滿意呢?」
8 適合「二選一提問法」的狀況
──利用「A跟B哪一個好」來問出答案
9 不要求回答的提問方式
──讓你處在有利位置的提問法
實際案例5 律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聽人說話、提出問題,然後進一步問出事實」
後記 好好地發揮「提問力」來達成目標!


作者序
問對問題,才能達到目的!

  「提問力」,決定你的人生。
  提問的能力,除了會為你的人生帶來極大的助力之外,你所提出的問題是敏銳還是遲鈍,會讓對方看穿你全部的能力。
  在準確的時機提出準確的問題,不只能夠得到想要的答案,更會帶給對方一種強烈的印象,認為「這個人是個很能幹的人喔」。
  相反地,提問的重點如果完全失焦,則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到底懂不懂大家在討論什麼啊?」「他有沒有搞清楚狀況啊?不知道在問些什麼!」讓別人對你的評價一落千丈。
  我們可以說,懂得「敏銳提問的力量」,並且能夠巧妙運用的人,不論是在職場上或生活中都可以一帆風順,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
  以下是兩名想法呈明顯對比的汽車推銷員的例子。
  其中一名汽車推銷員,對第一次來店裡看車的客人熱切地推銷著。
  「這一款車子的外型,非常受到年輕女性的歡迎喔。而且,除了很省油以外,馬力也比外表看起來的要強上許多。這輛可以說是現在最值得推薦的車款了。」
  然而,另一位汽車推銷員卻沒有這麼一頭熱地細數這輛車子的優點。
  「您這次是要換車嗎?您想要選購的車子主要用途是什麼呢?是商用車嗎?還是放假休閒時使用為主呢?一起搭乘的家人有幾位呢……」
  哪一位汽車推銷員的業績會比較好,我想就不需要我再多說了吧!
  後者提出不同的「問題」,確切地引導出客人的需求。這種做法能夠提供符合客人需求的商品與資訊,自然就能夠得到「成果」。
  如此看來,所謂的「提問」,並不是只能使用在「詢問不懂的事情」這個目的上。
  「發現並解決問題」、「說服」、「誘導對方的想法」、「督促對方下決定」、「讓溝通變得圓滑」、「在辯論時取得優勢」、「明確地表達自己的主張」……事實上,以「提問力」為武器,正是身為律師的我們,每天在法庭上一決勝負的致勝關鍵。
  換句話說,藉由提問,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效果。
  接下來,我會針對這部分來加以具體說明。一開始就直搗問題的核心加以詢問,不能算是好的提問方式。事實上,想要敏銳地提問,有幾個成功的模式。
  當你想要掙脫困境,當你與人交涉時想要立於不敗之地,當你希望想出好點子的時候──提問力正是讓你可以在「短短一秒鐘」之內改變整個局勢的厲害武器。
  你在這「一秒鐘」所採取的行動,會讓你之後的工作和人生完全轉變。
  本書會將你馬上就可以運用、對你非常有幫助的「提升問題敏銳度的方法」,按照順序來加以歸納。
  ●首先是確認基本的「提問模式」(第一章)
  ●迅速提高「工作效率」的提問技巧(第二章)
  ●與解決問題密切相關的「讓對方不自覺就回答真心話的提問方式」(第三章)
  ●辯論時絕對不會輸的「條理式提問法」(第四章)
  ●掌握能夠巧妙抓住人心的提問術,讓別人依照你的想法採取行動(第五章)
  隨著你深入本書的內容,將會真切地感覺到,你在職場上所需要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涉的能力等等,最後都將歸結到「敏銳的提問力」。
  本書可以說是將這種稱之為「人際關係縮影圖」的訣竅,實際運用在商場上。即便是人際關係,「提問力」也一定可以成為你的「武器」。
內文1視時間與場合來區分使用的「兩大提問方式」

 「引導出資訊的提問」跟「引導出答案的提問」

利用「開放式問題」來展開話題
提問的方式,可以分為「開放式問題」跟「限定式問題」兩種。

所謂的「開放式問題」,就像「之所以會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這類可以讓對方自由回答的問題。而「限定式問題」則是像「你有沒有做這件事情」這類以二選一的方式作結、之後不會再延展下去的問題。

由於「限定式問題是在兩者當中擇一,所以答案就是兩者之中的一個,對話也只能在提問者所設定的範圍內進行。反之,「開放式問題的回答內容則完全取決於對方,所以有時候會得到完全出乎提問者意料之外的答案。

因此,如果想要從對方身上引導出自己所不知道的有利資訊,就適合採用比較容易讓對方展開話題的「開放式問題」。

所謂的「開放式問題」,舉例來說,就像是下面的問題:

「如果要節省經費,應該要怎麼做才好?」

「你覺得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可以為我們公司做出最大的貢獻?」

「在職場上,哪一類的事情最容易讓你感到憤怒?」
引導出明快回答的「限定式問題」
那麼,「限定式問題」又要使用在什麼樣的場合呢?一般來說,通常是在你想要引導出確切答案的時候使用。
「已經實行了嗎?或是還沒有?」「究竟有沒有那個意思?」「什麼時候要舉行?」像這樣希望得到明確回答的時候,就會使用「限定式問題」。

附帶一提,在法庭上所進行的反詰問,幾乎都是屬於「限定式問題」。

好比說,「你當天是否看到了被告」、「當時你有沒有戴眼鏡」這樣的問題。

所謂的反詰問,是指為了要引導對方說出對我方有利的證詞,而事先準備好針對證人的詰問。對於可能說出對我方不利證詞的人,要是漫不經心地隨便提問,很有可能會正中對方下懷。

因此,為了要獲得「自己預測範圍內」的答案,通常會刻意地使用「限定式問題」。換句話說,「限定式問題」是在自己所設定的範圍內,希望限定答案的時候使用。

好比說,在商場上會使用到「限定式問題」,通常是在一些促銷場合,詢問「您要選擇哪一個」,以限定答案來促使對方下決定的時候;此外,當上司對部屬說:「那件事你完成了嗎?」「期限是什麼時候?」像這樣想要立刻掌握狀況,並進一步做出明確指示的時候也會使用。

總而言之,當你希望對方能夠自由地說出想說的話時,就使用「開放式問題」;如果希望對方只說出自己想聽的事情時,就使用「限定式問題」。

這兩種提問方式,全看你的目的來使用。


問對了,才能解決問題※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姵n28197 的頭像
    李小姵n28197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