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果‧真新鮮營養早餐各式生菜沙拉+西瓜汁或巧克力牛奶特價優惠中。訂購專線0985999964。滿400元外送區域:萬華、大同、中正、中山、松山、信義、板橋、三重、中永和。健康減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均衡營養;在家工作、學生兼職、家庭主婦、青年創業、中年轉行,請撥0970710520找李小姵。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
Apr 19th 2012, 08:42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點我購買※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點我購買※

大崩壞、大蕭條……都可以避免!
從錯中學,全球經濟就能再一次輝煌。
喬治.索羅斯讚言:
「此書在手,全球經濟的未來必將了然於胸。」
  金融時報譽為「全英頂尖之財經記者」帶給人們嶄新見解、不同觀點。
  入圍2011英國非小說類文學獎的一本佳作,想了解資本主義的人不可錯過!
◎ 關於未來,我們有不少疑惑、好多擔憂……
  --> 美元、歐元會不會消失?對全球又有什麼影響?
  --> 繼希臘之後,還有什麼國家可能破產?台灣有沒有危機?
  --> 我們這一代積欠的國債會壓垮下一代的子孫們嗎?
  --> 金融管制不只是管市場失靈,那還要管什麼?
  --> 「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是好是壞?
  --> 醫療健保制度應該改革?怎麼改?
  --> 政府應該減少支出、增加稅收?或增加支出、減少稅收?
  --> 中國的成長模式會持續下去嗎?未來是大中國的世界嗎?
  這兩年,每天翻開報紙財經版,都像在坐雲霄飛車,心情一高一低地起伏。
  大家都希望政府出來做點什麼,卻又擔心政府的作為會不會讓情況更糟。
  甚至有人將矛頭直指經濟世界的主流意識型態——資本主義。
  難道都是資本主義惹的禍嗎?推倒資本主義是否就能解決問題?
◎ 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終將自我毀滅。」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秩序亂成一團,人人都對未來都有不同解讀,甚至有人以為馬克思的預言即將成真,資本主義就要面臨危急存亡之際。
  如今,前英國《泰晤士報》副主編卡列茨基跳出來大膽預言:
  「資本主義不死!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4.0的時代!」
  他何以如此斷言?資本主義又何來4.0之說?
  本書將帶領我們回顧資本主義演進史,了解過去才能展望未來!
1. 資本主義1.0 ~ 1.3時代  從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可謂第一代資本主義的開端,一直持續到一九三二年的經濟大蕭條爆發為止。這個時期的經濟思想分成兩大派,一派主張將市場和政府截然分開,不到萬不得已,政府不得干預企業活動;另一派則是諸如共產主義等的悲觀思潮,認為自由市場會造成貧窮、不公等現象,最終將導致資本主義的全面解體。
2. 資本主義2.0 ~ 2.3時代  為擺脫經濟大蕭條,羅斯福依據凱因斯理論,推出了「新政」措施。這個時期的經濟學家和政治領袖轉而相信市場力量經常是錯誤的,必須以適度的政府干預來矯正自由市場的運作失敗。他們成功締造了戰後的「黃金時代」,直到七○年代的石油危機,全球發生嚴重的停滯性通貨膨脹,才結束了第二代資本主義。
3. 資本主義3.0 ~ 3.3時代  這個時期始於「貨幣主義」的興起。與前一代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的是,人們反過頭來堅信市場具有內在自動穩定機制,經濟波動往往源自於政府的錯誤干預和低下效率。此階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總統雷根,他曾說過:「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而他的自由放任政策也的確開創了美國在之後二十年的「大穩健」時代。
  然而,一切榮景在二○○七年開始碎裂……
◎ 資本主義的下一步 = 4.0?
  一場由次級房貸引發的流動性危機,帶來的是持續達三年之久的金融海嘯。直到今日,全球經濟仍未見復甦。資本主義的下一步將何去何從呢? 卡列茨基透過歷史來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從來不是一個遵循固定規則的靜態體系;反之,資本主義是一種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演化的適應性體系。因此,不必擔心它會崩解。事實上,我們正處在全球大轉型的轉角,下一步要面臨的就是資本主義4.0時代;然而,資本主義4.0有什麼特點呢?
【經濟面】  1. 政府赤字必須被控制,不可為了刺激成長而無限擴張;
  2. 雖然小國會破產,但美國和英國永遠不可能破產;
  3. 我們這一代借的錢,不會造成下一代的負擔……等
【政治面】  1. 更大的政府,同時也是更小的政府;
  2. 減少支出、增加稅收,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3. 醫療改革需要更大的政府,也需要更大的市場……等
【金融面】  1. 政府幾乎必須出手援助所有問題銀行;
  2. 逐日盯市會計準則一定要廢除;
  3. 信評機構無法做好信用評等工作……等
◎ 政府VS. 市場,是零和競爭?是脣齒相依?
  總合的說,先前三個世代的資本主義演進有一場很重要的角力戰,即政治VS. 經濟、政府VS. 市場;從兩者互不相干,到政府凌駕市場,再到市場宰治世界。在過程中,我們彷彿察覺了政府的能與不能,也見識到市場的正面像天使、背面變惡魔的雙面矛盾。在這一次大轉型中,政府和市場不再只是單純的競逐,它們也必須建立一種休戚與共的關係,而這將取決於我們如何形成下一波新思維。
  此外,在我們繼續與歐美各國貿易往來的同時,那裡到底還潛藏著哪些危機?臺灣要想恢復經濟力道,是該傾向大政府或大市場?躍升世界強權的中國真能持續現在的成長步伐嗎?其有別於民主政體和市場導向的發展模式將會面臨什麼挑戰?
  一場政府VS.市場、東方VS.西方、發達經濟體VS.開發中經濟體的大混戰已然開打,我們難以置身事外,想了解全球轉型的大未來?且看卡萊茨基怎麼說!
作者簡介
阿納托萊.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
  現居倫敦,《泰晤士報》自由撰稿人,曾先後任該報編輯及副主編等職。卡列茨基最初為《經濟學人》撰寫一些商業和金融方面的文章,由此開始了新聞寫作生涯。他曾經為《金融時報》工作過十二年,先後擔任該報紐約分社的主管、駐華盛頓地區特派記者、國際經濟編輯以及駐莫斯科特派記者等職。卡列茨基後與他人合夥建立了Gavekal投資咨詢公司,總部設在香港,他本人同時也是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

目錄

序言
Part 1 資本主義及其演變進程第一章  政府和市場,誰是對的?
第二章  資本主義終將崩潰?
第三章 資本主義的四個時代
Part 2 箭與環第四章 奇蹟年
第五章 全球四大發展趨勢
第六章 大穩健
第七章 金融革命
第八章 金融之環
第九章 永遠的興衰
Part 3 市場神話的自我毀滅第十章 金融危機的真正元兇
第十一章 市場也不是萬能的
第十二章 向新經濟學進軍
Part 4 偉大的轉變第十三章 自我調整混合經濟
第十四章 借債還債:無休止的瘋狂
第十五章 加息、通貨膨脹、美元崩潰
Part 5 資本主義 4.0 & 全球大趨勢第十六章 4.0 時代的經濟趨勢
第十七章 4.0 時代的政治趨勢
第十八章 4.0 時代的金融趨勢
第十九章 一個 4.0 的世界
後記
注釋


專文推薦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一直以來,「資本主義」幾乎人人琅琅上口,但其本質和真義卻受到嚴重扭曲,甚至於被污衊,而「『XX』資本主義」更是汗牛充棟。很意外,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這本《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卻將其神髓找了回來。
  雖然沒有將「誠信」這種道德情操明明白白地提出,但作者強調「個人」行為,且認為人會在錯誤中檢討改過,由而使自由民主社會的「資本主義」維持著「自我恢復」的體系和制度,市場和政府「分工合作」,既非無政府的自由放任,也非政府專制強力管控,而是人人依「比較利益」原理盡情發揮,政府這個擁有「公權力」的特殊組織扮演適當角色,「做該做的事,而且將該做的事做好」,畢竟市場和政府都是「人」組成的,市場和政府的分工,說到底還是社會中千千萬萬「個人」的分工。
  作者提出一個「不可改變的邏輯」:「資本主義和民主思想都傾向於自我完善,而非自我毀滅,這個邏輯意味著,在本質上,經濟進步、政治統一以及全面發展的可能性要比經濟崩潰、混亂和解體的可能性大得多。一次威脅生存的危機不會摧毀人類進步的所有夢想,反而更有可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正是這樣為求生存的創造性邏輯,在驅使著世界經濟朝向資本主義4.0的發展邁進。」
  作者更建議:「我們可以以行動證明,西方的民主資本主義比中國的極權主義版本具有更強的適應力,也更能持久。然而,為了達成此一目標,西方世界必須承認,對於極權主義充滿自信的中國,已經對西方人的整個世界觀帶來了挑戰;並且要體認到,在二○○七至○九年的危機之後,西方的社會政治模式必須重建。」
  如果世人能接受作者的建議並返還「善良」本性,「截窒世下流」就會出現,2012毀天滅地也不會發生。
  本書將資本主義分成四個階段,先是一七七六年代亞當.史密斯時代的「資本主義1.0」,到一九三○年代凱因斯時代的「資本主義2.0」,迄一九八○年代雷根和佘契爾夫人時代的「資本主義3.0」,如今金融海嘯後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4.0」,實在是很有見地的分法,作者也為人類尋得「樂觀的」出路。
  本書很值得世間人一讀並進而深思且作徹底檢討、改進。
內文1(節錄自本書第二章)
二○○八年與○九年之交的冬天,在東歐劇變二十年後,資本主義似乎也臨近崩潰的邊緣。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將會毀於其內部矛盾的預言似乎即將成真;理性來說,一場緊張的經濟崩潰是可能的結果。美國、英國及歐洲的各大銀行突然間都要求政府支持它們的生存;與此同時,通用汽車被收歸國有。人們在這十年間,因資本主義的全面勝利而積累的個人財富頃刻間化為烏有。那些篤信自由市場體制的人們,其堅定信念被徹底粉碎了。

從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Chavez)、法國總統薩科奇(Sarkozy)到《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編輯,所有人都認為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時代結束了。美國保守派人士受到小布希總統的徹底鎮壓,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他們絕不會支持美國政府拯救經濟與金融體系的計畫,並且與新社會主義者和頑固的馬克思主義者們站在同一邪惡陣線;他們高呼:以自由企業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已亡。新保守主義者(編按:他們大都擁護美國的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價值,並且極力排斥共產主義。雷根和小布希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們在多年前宣稱的美國時代,如今看來不再是趨勢;中國似乎將無可避免地在幾十年內取得宰治全球的地位。在世界各國,許多財政部長和外交官員都準備屏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該共識在此前二十年間廣泛地應用在發展中國家,是它們取得經濟成長的唯一途徑。如今,「北京共識」(Beijing Consensus)取而代之成為新的流行詞彙,儘管沒有人清楚這個新詞的含意。然而,在雷曼兄弟破產和美國總統大選的幾個月間,如此關於資本主義滅亡的報導顯然是過於誇張且為時尚早。

資本主義沒有解體,銀行沒有如預言那般損失數萬億美元,高度槓桿化的美國和英國經濟也沒有比相對謹慎的德國和日本遭受更大的破壞。那麼,隨著金融恢復正常、經濟開始復甦,人們又該得出怎樣結論呢?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是否可能倖存下來,甚至無視那些災難性預言而重新樹立起全球領袖地位呢?

答案是:「是,也不是。」後文將解釋為什麼這個答案並不像表面上那樣空洞而又曖昧。

是的,資本主義經濟和金融體系會重掌全球的支配優勢,而且很可能是在美國的領導下實現。然而,不是的原因在於,重建後的資本主義體系和美國領導角色將會不同以往,它們不再是二○○九年之前淩駕全球達三十年之久的那個體系與那個角色。

事後看來,未來的學童們所讀的歷史可能是這樣:二十一世紀開始的確切時間是二○一○年。在經歷了二○○七至○九年那場改變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金融風暴之後,二十一世紀才真正開始;正如我們今天認為二十世紀的歷史應從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寫起,而十九世紀的歷史則應從一八一五年威靈頓將軍大敗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戰開始算起。

資本主義是一種適應性體系,其形成與改良都是驅動自一種不斷調整的相互作用—技術進步的箭(頭)與重複性的金融循環;因此,資本主義的經濟與政治格局總是處於演化之中。這正是為什麼,儘管資本主義在自然發展下會傾向於遭受金融崩壞,它卻得以力抗馬克斯主義者、馬爾薩斯論者以及新法西斯主義份子的各種關於終結危機的預言—毫無疑問地,在未來的幾十年乃至幾百年內,它仍會繼續與這些勢力抗衡。然而,資本主義的神奇適應力也有諷刺之處:在演變的每個階段中,這種變異能力會持續顛覆狂熱的保守意識型態。這些社會現狀的支持者們提出經濟學的鐵律,聲稱某些普遍的社會現象—諸如所得不均、政府提供的醫療福利保險和公職的終身保障等等—都有其正當性,且無關乎政治立場。然而,這種固有的政治協商結果,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客觀性或持久性。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及其創造之「布爾喬亞式民主」(Bourgeois democracy)充滿了內在矛盾,在這一點上他是正確的。但是,他因此推論出「此類矛盾將會成為資本主義的致命缺陷」時,卻是誤解了歷史和經濟學。事實上,與內在矛盾合作的能力是資本主義體系最大的優勢,因為它總是處於自我破壞的過程中,總是對自身進行再創造;而且,就像一個物種透過天擇不斷進化,這個百變怪物的每一次變異都讓它比上一代更加強大。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姵n28197 的頭像
    李小姵n28197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