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の家☆迷你博客來★
果‧真新鮮營養早餐各式生菜沙拉+西瓜汁或巧克力牛奶特價優惠中。訂購專線0985999964。滿400元外送區域:萬華、大同、中正、中山、松山、信義、板橋、三重、中永和。健康減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均衡營養;在家工作、學生兼職、家庭主婦、青年創業、中年轉行,請撥0970710520找李小姵。
看得到的世界史: 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下冊)
Apr 24th 2012, 14:19

看得到的世界史: 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下冊)※點我購買※

看得到的世界史: 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下冊)※點我購買※

◎已經有超過兩千四百萬人次下載BBC此計畫專頁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nonfiction 精裝本第十四名
  ◎上市立即打入Amazon.com前五十名,歷史與攝影第二名
  ◎英國版由企鵝出版,美國版由維京出版

  你所熟悉的世界史肯定是這樣:大人物、大事件和年份。                 

  這一部由大英博物館及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合力打造的巨著勢必顛覆你的想像,引發你的好奇,因為你能看到一百件人手打造的物件,它們未必是藝術品,卻絕對令人讚歎,見證了我們的祖先從兩百萬年前便不斷地發揮創新,應變的能力不遜於二十一世紀的人類。

  用一百件文物,說出人類兩百萬年以來到今天的歷史,的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大英博物館辦到了。一百位博物館館員耗時四年,精心從大英博物館八百萬件館藏挑出一百件館藏,完成這次不可能的任務。

  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每次旋轉地球儀,用一個物件,帶領讀者重返歷史中的某一個時間點,物品的選擇不限於藝術珍品,而是以詮釋歷史的角度出發,所以難度非常高。這本書創作的初衷是要幫助參觀大英博物館的人找出理解龐大館藏的脈絡,方法是把一個物件放在一個較大的脈絡之中,然後說出一個大眾都能找到連結的故事,「結果這個計畫在編年、主題和地理三方面取得了巧妙的平衡。」

  本書美國版於2011年10月31日上市,《紐約時報》盛讚,許多其他的博物館可能想要效尤大英博物館的這項鉅獻,但恐怕「沒有一個能夠與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廣度相比擬」。而且大英博物館選出的這一百件物品,不包括繪畫,不像其他擁有大量館藏的機構都有大量的繪畫,比方說,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或是法國羅浮宮。

  本書的基礎是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旗下的BBC Radio 4聯袂打造。緣起是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受BBC電台邀請,解說幾個館藏,大受聽眾好評,於是產生了用電台節目介紹大英博物館館藏的念頭。

  BBC Radio 4是英國僅次於BBC Radio 2收聽率最高的電台,2011年5月創下一千一百萬人收聽新高,在倫敦和英國南部廣受歡迎,咸認是BBC Radio的旗艦電台。主要節目主力為新聞、戲劇、喜劇、科學和歷史。Sony Radio Academy Reward於2003、2004、2008年頒發英國年度電台獎給Radio 4。

作者簡介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2002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

  他1946年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學研修德文與法文。後來在法國巴黎高等學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攻讀哲學。然後在愛丁堡大學讀法律,1972年取得蘇格蘭律師執照。但他取得律師資格後,轉向童年時代的最愛藝術,1973年在英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史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暑期班研修藝術史,該院院長安東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看出他的天分,將他收入門下。

  他是英國著名的藝術學者,身為300年歷史的倫敦古物專家學會成員,獲得英國女王頒贈功績軒章(Order of Merit)。

  他於1981-87年主編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美術及裝飾藝術期刊The Burlington Magazine,1987-2002年主持英國國家藝廊。

譯者簡介:

劉道捷(翻譯作者序─第五十章)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譯作包括:《基業長青》、《下一個社會》、《野蠻的下一個社會》、《猶太人致富金律》、《資本家的冒險》、《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等書。譯作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

拾已安 (翻譯第五十一章─第一百章)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中臺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教授中英文翻譯相關課程。

目錄

下冊目錄

第十一篇  殿堂深處:宮廷的祕密(西元七百年~西元九百年)
51馬雅王室放血浮雕:巨大城市為何被遺忘在叢林深處
52後宮壁畫殘片:一千零一夜與快活之城
53洛泰爾水晶:國王也不能誣陷王后的貞操
54斯里蘭卡度母菩薩像:身材曼妙的慷慨救度者
55唐墓葬陶俑:生前訃聞自吹捧,死要排場貪無厭

第十二篇  朝聖者、劫掠者和經商者(西元八百年~西元一千三百年)
56約克郡河谷藏寶:信奉聖伯多祿也信雷神索爾的維京人
57聖海德薇的寬口大酒杯:清水變美酒,真的
58日本青銅鏡:看過源氏物語,拋進神聖水池
59婆羅浮屠佛頭:媲美希臘羅馬的爪哇雕像山
60坦尚尼亞基盧瓦瓷鍋碎片:千年前的印度洋,有如地中海

第十三篇   身分地位的象徵(西元一千一百年~西元一千五百年)
61路易斯西洋棋:印度發明,在北歐配備狂戰士
62希伯來星盤:西班牙限量版衛星導航器
63奈及利亞伊費頭像:比羅馬人更精湛的西非雕塑
64大維德花瓶:青花瓷.元朝
65加勒比海泰諾人儀式用座椅:躺在這張男椅子上,嗑藥起乩

第十四篇  面見諸神(西元一千兩百年~西元一千五百年)
66聖荊棘聖髑盒:耶穌戴過的荊棘冠冕,切下一小段
67東正教凱旋聖像畫:拜占庭帝國因此敗暫停
68濕婆與雪山神女石雕:神會結婚,有肉體愛慾
69墨西哥瓦斯特克女神雕像:淨化汙物與淫亂
70復活節島雕像「荷瓦」:巨石像背後,刻著無力的補充說明

第十五篇  現代世界的開端(西元一三七五年~西元一五五○年)
71土耳其蘇萊曼大帝的花押:大帝國的長壽竅門,官樣文章
72明朝紙鈔:想發行鈔票得先減少文盲
73印加黃金駱馬:幾百個騎兵就滅了世上最大帝國
74帖木兒的翡翠龍形杯:我留名在月球表面
75杜勒的犀牛木刻畫:全憑想像,竟畫得如此逼真

第十六篇  第一次全球化經濟(西元一四五○年~西元一六五○年)
76奧格斯堡的機械式大帆船模型:神聖羅馬帝國國家機器縮影
77奈及利亞.貝南雕飾版:打開妳的國門,我的軍隊就不打來
78墨西哥雙頭蛇雕像:阿茲特克帝國灰飛湮滅之謎
79日本柿右衛門大象(瓷器小塑像):這是一種風格,不只一個人
80西班牙的八里亞爾幣披索:舉世第一枚全球發行貨幣

第十七篇  宗教的寬容與不寬容(西元一五五○年~西元一七○○年)
81什葉派宗教遊行儀杖:他們為何能在伊朗當權幾百年
82印度蒙兀兒王子小畫像:統治印度的伊斯蘭帝國
83印尼皮影戲偶「比瑪」:你信了伊斯蘭嗎?總之我是信了
84墨西哥手抄本地圖:一張記載族群融合的土地謄本
85宗教改革百年紀念大報:沒有印刷術就沒有馬丁路德

第十八篇  探索、剝削與啟蒙(西元一六八○年~西元一八二○年)
86阿坎族的說話鼓:不只是樂器,更是武器
87夏威夷羽飾頭盔:用意不明的貴重禮物
88北美鹿皮地圖:如何從印第安人手中掠奪土地
89澳洲樹皮盾牌:澳洲怎麼城了罪犯流放地
90中國玉璧:美麗事物遇上乾隆的低級趣味

第十九篇  大量生產、大眾宣傳(西元一七八○年~西元一九一四年)
91小獵犬號的航海天文鐘:標準時間和進化論都從它開始
92維多利亞時代初期的茶具:我們需要清醒的勞工
93葛飾北齋的浮世繪版畫〈神奈川沖浪裡〉:日本最有名的浮世繪,有歐風
94蘇丹的裂縫鼓:召喚國人為獨立而戰
95英國.爭取婦女參政者所毀損的一便士硬幣:抗爭行動的典範

第二十篇  我們製造出來的世界(西元一九一四年~西元二○一○年)
96俄羅斯革命紀念瓷盤:蘇維埃式的商業手段
97霍尼克的〈平淡的村莊〉蝕刻版畫:同性戀,這是我的一部分
98莫三比克.武器寶座:槍桿子出政權的經典作品
99匯豐銀行守約信用卡:合乎伊斯蘭律法,我不是高利貸
100 太陽能燈具與充電組:廉價且讓人類愉悅的解決方案


作者序

不可能的任務

  用文物說歷史,正是博物館存在的理由。大英博物館二百五十多年來持續蒐集全球各地的文物,因此,如果你想用文物訴說世界歷史,大英博物館是個不錯的起點。事實上,你可以說,一七五三年英國國會設立大英博物館、下令館方應該「力求普及」並對大眾免費開放後,這一直都是館方努力的目標。本書是二○一○年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廣播網系列節目的記錄,同時也是大英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不斷在做、或是企圖做到的努力中,最新的成果。

  《看得到的世界史》用一百件文物說歷史,遊戲規則是由第四廣播網總台長馬克.達瑪瑟(Mark Damazer)制定,十分簡單明瞭: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的同仁,要從館藏中選出一百件文物,涵蓋的時間從兩百萬年前人類史的發端到現代,涵蓋的範圍囊括全世界最遙遠的地方,而且力求公平。工作人員試著呈現人類經驗中的各種面向,讓我們了解整個社會,而不只是權貴階級的生活,因此文物當中要有普通的日常用品,也涵括藝術傑作。

  由於每週要播出五段節目,我們必須把文物分成五件一組,把地球快轉到不同時期,利用該段時期的文物,簡介五項當時的世界情勢。由於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囊括全世界,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亦遍及全世界,我們決定邀請世界各地的專家和評論家參與。這樣一來,儘管每則文物的介紹都只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但整體上卻依舊是全世界一起促成的歷史(基於著作權的關係,參與者所說的話,大致上就是印在書上的文字。)

  這項計畫從很多方面來看,顯然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有一點曾經引發特別激烈的辯論:這一百件文物都不是在電視上介紹、而是在廣播中呈現,聽眾必須透過聆聽來想像,無法看到文物。本來我以為博物館同仁習慣仔細端詳文物,會被這種方式難倒,但英國廣播公司的小組卻信心十足,他們知道想像一樣東西,是用非常特殊的方式把東西變成自己的;他們知道每位聽眾都會把節目討論的文物,變成自己的文物,從而把這些歷史變成自己的歷史。

  為了方便一定要看到文物、卻不能親赴大英博物館的人,館方把所有文物的照片放在大英博物館《看得到的世界史》的網站上,而現在又以這本圖文並茂的精美書籍,來呈現這一百件文物。

大英博物館館長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謹識於二○一○年九月

內文1生前訃聞自吹捧,死要排場貪無厭
55唐墓葬陶俑


陶俑,來自中國河南省;西元七二八年左右;墓誌銘高一百零七.七公分、長四十九公分、寬二十五公分。

據說,如果你拿起報紙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訃聞,那你肯定已經步入中年了。但我猜,不管是不是中年人,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想要知道,別人在我們死後會如何評價我們?不過,在西元七百年左右的中國唐代權貴不會煩惱這件事,因為他們太想確定自己在後人心中的地位,所以乾脆親自、或請人代筆預先寫好自己的訃聞,以告列祖列宗與天上神明,他們是多麼位高權重、值得嘉許。

大英博物館北側的亞洲館裡,站著兩尊中國陰間判官的塑像,記錄著每一位亡魂生前做過的好事跟壞事,這些判官就是那些唐代菁英想討好的對象。在這兩尊判官面前,是一隊栩栩如生的陶俑,共十二尊,高度介於六十到一百一十公分之間,當中有人、動物,以及某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他們全都出自一位唐代要人── 劉廷荀的陵墓,他曾任忠武將軍、河南道與淮南道校尉、中央樞密使,最後在西元七二八年,以七十二歲的高齡辭世。

劉廷荀除了告訴我們這些,還說了更多豐功偉業,他的訃聞極盡吹捧之能事,與他的陪葬陶俑埋在一起,這些文字和陶俑,讓我們得以一窺一千三百年前的中國樣貌,但最重要的是,它們代表一種厚顏無恥的努力,企圖得到流芳百世的結果。

不過,不是只有古人想控制自己死後的名聲,前《泰晤士報》訃聞版編輯安東尼.霍華德(Anthony Howard)回憶道:
過去我常常收到大量來信,信上說:「我似乎已屆暮年,所以想讓你知道我這個人的一些重要事蹟,對你可能有幫助。」真是難以置信,居然有人可以自負成這樣,說出「雖然我是個風采絕倫的人」這類的話,我實在無法相信有人會這樣形容自己。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人會找人代筆寫自己的訃聞了,而那些發出去的訃聞,收到的人應該會直接扔進廢紙簍吧。

我以前總是相當自豪,認為《泰晤士報》的訃聞是「我們正在書寫這個世代的第一版歷史」,覺得訃聞就該是這個樣子,它本來就不是為亡者的家人或朋友而寫的。

唐代的訃聞(即墓誌)也不是寫給家人和朋友看的,但也絕對不是那一代的第一版歷史記錄。劉廷荀墓誌的目標讀者不在人間,而是陰曹地府的判官,他們會辨識他的地位和能力,賜給他應得的尊崇地位。

劉廷荀刻在碑上的墓誌是褒美自己的生動典範,而且他冀求的美名比安東尼.霍華德的「風采絕倫的人」大得多了。他告訴我們,他的操守豎立了一種楷模,而且注定會引發民間的禮貌變革。他擔任公職時,是「寬厚、公正、幹練、謙虛、忠心、誠實和服從」的典範,而且他帶兵打仗的能力也媲美過去傳說的英雄。我們可以確信他在某一項英勇事蹟中,「不費吹灰之力」就擊退了來犯的敵軍。

劉廷荀在唐朝的盛世追求著自己顯赫、儘管還是起伏不定的仕途,這個朝代始於西元六一八年,結束於西元九○六年。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唐代無論對內或對外,都是成就斐然的黃金年代。當時這個向外擴張的大帝國,和中東伊斯蘭阿拔斯帝國一起,打造出一個龐大而有效的單一市場,這個奢侈品市場西至非洲的摩洛哥,東至日本。你不會在很多歐洲史裡看到這一段,但是這兩個巨人── 大唐帝國與阿拔斯帝國── 確實形塑、並主宰著整個中世紀初期的世界。而在劉廷荀過世、這些墓葬陶俑誕生的西元七二八年,西歐還是一個偏僻、生活水準低落、局勢不穩定、由許多小王國和搖搖欲墜的城邦拼湊起來的地區。大唐帝國統治著一個統一的國家,其版圖北起韓國,南到越南,往西則沿著當時已經聲名遠播的絲路延伸到中亞一帶。這個國家的權力與結構,以及對自身文化的極度自信,都很清楚地體現在劉廷荀的墓葬陶俑上。


看得到的世界史: 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下冊)※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姵n28197 的頭像
    李小姵n28197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