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果‧真新鮮營養早餐各式生菜沙拉+西瓜汁或巧克力牛奶特價優惠中。訂購專線0985999964。滿400元外送區域:萬華、大同、中正、中山、松山、信義、板橋、三重、中永和。健康減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均衡營養;在家工作、學生兼職、家庭主婦、青年創業、中年轉行,請撥0970710520找李小姵。
廚藝之鑰(上):完全掌握廚房,完美料理食材(廚具、蔬果、奶蛋、肉魚)
May 9th 2012, 12:59

廚藝之鑰(上):完全掌握廚房,完美料理食材(廚具、蔬果、奶蛋、肉魚)廚藝之鑰(上):完全掌握廚房,完美料理食材(廚具、蔬果、奶蛋、肉魚)※點我購買※

廚藝之鑰(上):完全掌握廚房,完美料理食材(廚具、蔬果、奶蛋、肉魚)※點我購買※

食譜告訴你如何烹調,科學書告訴你烹調原理,本書兩者兼備。
  經典鉅著《食物與廚藝》作者最新力作
  細數食材特性、烹調原理與變化應用,解開成就佳餚的美味關鍵
◎ 完美廚藝第一步:了解你在煮什麼
  不管是對初學者、家庭煮夫煮婦,或是專業廚師,烹調要愉快且成功,都得先了解自己的烹調食材。再有創意的廚師,也得依照食物天性來發揮。《食物與廚藝》作者哈洛德.馬基,從數十年來對食物和廚藝的精研中,擷取出日常烹飪的實用知識,並親身試驗,修正結果。帶領讀者從最根本了解食材該如何挑選、處理、保存和烹調,破除廚房中的一知半解,為各式疑難雜症提供明確的下廚指引。
◎ 是科學廚房的基本課,也是食譜的萬用指南
  市面上的食譜多不勝數,但食譜雖多,卻很少說明食物、烹飪用具有哪些基本特性?烹調時該留意哪些食物安全及營養問題?該如何依據手邊材料來調整食譜?這些都是一般食譜無法提供,卻是烹飪時的必備知識。此外,即使是好食譜,也不保證成功,照著食譜做,還必須把語彙及方法轉換成自己的廚房、食材跟經驗。《廚藝之鑰》就是為此而寫:完整涵蓋了從廚房、器具到食材與烹調技術運用等主題,同時給予簡短的解釋。這有助於你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並應用在烹飪上,將食譜的抽象指示化為真實的美味菜餚。
◎ 廚房必備的即時解惑者
  《廚藝之鑰》是每個下廚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更是廚藝的基本養成書,以上下兩冊囊括6章廚房、18章食材相關知識。本書也有助於評估食譜優劣,找出其中可能的缺陷或問題,更在烹飪當下可據以調正和修正。最後,這本書還希望能幫助你丟開食譜,開始創作與實驗出屬於自己的烹調方式和菜餚。當你在廚房中遇上任何疑惑時,別在網路上窮蒐正誤難辨的資料,翻開《廚藝之鑰》吧!
本書特色
1. 提供廚房以及料理過程的正確知識
  .錫箔紙不適合包裹酸性食物,也不宜鋪在非鋁製的平底鍋鍋底;
  .盡量使用冷的自來水烹調;熱的自來水中可能含有水管中的可溶性金屬物質。
2. 破除錯誤的烹調認知
  .低功率的電爐具加熱食物的效率通常比高功率的瓦斯爐高,因為電爐具所產生的熱能大都進入食物,較少散失到空氣中;
  .大滾的水並沒有比小滾的水高溫,只是更會冒泡。
3. 食物的保存與處理,出其不意的簡單方便
  .新鮮莓果買回家後,浸入50℃的熱水30 ~ 40秒,便足以殺死莓果表面的黴菌,瀝乾水分後冷藏可保鮮多日;
4. 挑戰並改良既定的傳統烹調技巧
  .炒蔬菜不必先放熱油,直接放入冷鍋中悶煮,待熟透出水後加入少量食用油略微香煎即可,省油又健康;
  .煮蛋可把蛋置於64℃的水溫30 ~ 60分鐘,蛋白剛好凝結,能讓整顆蛋從蛋殼中滑出。
5. 精準掌握食材特性和處理原則,教你食譜沒有教的事
  .恢復蘆筍甜味的方法:將蘆筍置入冷水中一小時,並在水中加入1~2匙的糖;
  .避免肉塊烤過熟:提前取出烤箱,肉塊表面的餘熱會持續往內部擴散。
作者簡介
哈洛德.馬基
  ★2005年美國美食雜誌Bon Appetit年度美食作家
  ★《時代雜誌》2008年全球百大影響人物
  ★ 代表作《食物與廚藝》獲得國際專業廚師學會(IACP)評選為經典烹飪用書、美國餐飲界最高榮譽詹姆士.畢爾德基金會評選為最佳食物類參考用書,以及英國《衛報》評選近十年最佳食物類用書。
  「為什麼吃豆子容易放屁?」哈洛德.馬基為了這個問題,一頭栽進食物科學的世界,不僅浸淫在期刊論文之間,還走訪世界各地知名大廚的廚房,更把自家廚房當成實驗室,成了名符其實廚房裡的科學家。
  他先後在加州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攻讀物理學和英國文學,2004年以《食物與廚藝》一書奠定食物科學的權威地位,2008年名列全球百大影響人物,如今是世界知名的食物和烹飪科學作家。他也為《科學》期刊、《世界百科全書》、《紐約時報》撰文,在美國餐飲學院、加拿大廚師聯合會等職業專業學校授課,並在美國科學促進會、丹佛自然史博物館、費米研究室等學術專業研討會演講,更常受邀至各大新聞媒體廣播節目。
  新作《廚藝之鑰》是《食物與廚藝》的實踐篇,為科學和我們日常生活之間開啟了一個通道,是下廚及烹飪科學的必讀之作。
目錄

前言
第1章 了解食物
第2章 廚房中的基本資源
第3章 廚房中的用具
第4章 熱與加熱設備
第5章 烹調方式
第6章 烹調安全
第7章 水果
第8章 蔬菜與新鮮香草
第9章 乳類與乳製品
第10章 蛋
第11章 肉類
第12章 魚貝海鮮類
索引


編輯小語
  食譜到處都有,書店和網路上滿滿都是。按著食譜照本宣科,有時結果還不錯,但很多時候則差強人意。有些食譜太簡要,有些食譜則太冗長;有時同一道菜餚的不同食譜,可能就有完全相反的指示,有些食譜甚至充斥著錯誤觀念和不良的示範。
  這趟烹調之旅很容易迷失。即使遵照的是好食譜,也不保證成功,因為食譜充其量只是作者成功烹調過程的不完整描述。照著食譜做,還必須把語彙及方法轉換成自己的廚房、食材跟經驗。這個詮釋和調整的過程跟食譜一樣重要,兩者兼備才能成功烹調出一道美味佳餚。
  《廚藝之鑰》並不是食譜,而是為了解釋食物是什麼、烹調是如何改變食物的,以及最佳的烹調方式與原因。本書就像導航手冊,帶領下廚者優遊自得地航行在這片迅速擴張的食譜之海,安全抵達美味佳餚的彼岸。
內文1對於經常購買並吃進肚子的食物,我們通常都很熟悉。我們烹調的次數越多,就越了解這些食物本身,以及它們會展現的特性。然而,食物的價值與特性,取決於食物的來歷和本質,就算我們每天接觸這些食物,也不容易看清這兩點。但當我們對食物了解得越透徹,就越能做出正確的挑選與處理。

我在學生時代首次接觸到食物豐富的內在世界。那是數十多年前,當時我走到圖書館某個陌生的角落,看到一排又一排關於食品科學及農業的書籍。我隨手翻看,剛開始時覺得頗為震驚,又挺有意思的。

書中有顯微照片,拍的是肉類的纖維以及纖維在烹調後會如何收縮,還有優格及乳酪中的微生物、美乃滋裡彼此推擠的油滴,以及麵團上薄如蟬翼的麩質。但不久之後,我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此之前幾年,我就已停止繼續往科學的領域深究,但現在我發現自己一心嚮往食物背後的奧祕,想了解構成食物的蛋白質、澱粉和脂肪等分子的本質與特性展現。能夠知道為何肉類在適當烹調下能保持多汁而煮過頭卻會變柴、了解牛奶濃縮成優格和乳酪後質地及風味為何變得如此豐富,以及何以發酵完全的麵包摸起來像是有生命般,真是讓人興奮不已。

相較於食物,我們並不熟悉科學的語言及概念,我也知道這種陌生的感覺會讓人卻步。先試著忍耐看過去,不用太顧慮細節。一開始只需知道那些是細節,細節有助你了解烹調,且烹調得更好。等到你遇到問題,你也真的想了解某些特定知識時,就可以把本書中簡短的解釋當成鑰匙,打開等著你一探究竟的世界。

◎食物是什麼?
食物是複雜、動態的脆弱材料。
大部分的食物來自於活的植物與動物,它們是自然界中最複雜與活躍的生物。新鮮蔬果、雞蛋、優格以及水箱中的貝類等,在你購買的時候都仍是活的。

而活的東西是很脆弱的。他們在正常情況下能夠繁衍,在錯誤狀況下則會死亡而且腐敗。物理壓力(太熱或太冷)、過多或過少的新鮮空氣,以及搶先人類食用的微生物,都會使生物組織受到損壞。食物在採收、清洗、包裝、運送到市場以及販賣時,都需要控制在適當溫度下,並且小心處理。這些作為我們食物的植物與動物,是歷經了數千年的培育和篩選,品種多到數不清,且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

大部分的食物都是由農場、牧場或工廠所生產的,而這些地方離廚房很遠。食物得經過培育、採收、處理、包裝、運送到市場、拆封,然後才能陳列。食物的品質能夠讓我們判斷食物的潛力發揮到多高,了解它提供了多少營養,以及由外觀、質地與風味所帶來的樂趣。許多因素都能決定食物的品質,包括植物與動物最初的品種,這些植物與動物的生長過程,以及在農場與市場中食物處理的方式。



廚藝之鑰(上):完全掌握廚房,完美料理食材(廚具、蔬果、奶蛋、肉魚)※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姵n28197 的頭像
    李小姵n28197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