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讓教養孩子成為父母成長的最美祝福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與人類智庫合作出版的第一本書《把孩子養大不容易》才發行不到一個月,銷熱賣到洛陽紙貴。然而,這只不過是預計出版四本套書的第一冊而已。
第一冊《把孩子養大不容易》是著重在孩子身體養育與健康的內容,而您手上這第二本《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則是孩子行為教養的寶典。
說老實話,親子教養不應該有一定的規則或定律。每個孩子性別不同、個性不同、氣質不同、家庭環境不同,面對的同儕也不同。在這麼多的變數影響之下,當然不可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制式化地使用同樣的教養方式。
然而,現代父母育兒時所遭遇的瓶頸有二:專家太多,不知該聽誰的;不明白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自己的孩子。
大部分新手父母在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會依循小時候自己被教養的方式,來跟自己的孩子互動。即便他們做足了功課,通常也只是選擇性地接受自己認同的方法,並摒棄那些不熟悉的資訊。
然而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帶老大的方式,常常不適用於老二;碰上了老三,又得面對新的難題。更精確的說,今天適用的方法,甚至不能用在明天,因為孩子又長大了,想法也不一樣了。
所以這本書不會告訴您:「教養小孩用我這招就對了!」反而大部分的內容是在教您「如何傾聽您孩子的心聲」,以及學習如何回應。我們不會教您「如何讓孩子乖乖聽話」,而是教您如何和孩子一起生活,陪伴他們渡過快樂的時光。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共十二篇章節。第一部分主要在提醒一些不良的教養行為,比如說恐嚇,寵溺,以及當夫妻不同調時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是有關親子互動,從幼年的親子共讀,到學生時期的陪做功課,父母怎樣扮演既是良師又是益友的角色。
最後一部分則是更進一?帶著孩子學習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不要當個小霸王或小公主,學做家事、培養良好EQ、拒絕說謊等等難題。
我向來深信,教養孩子的過程,其實是在教養父母自己。能夠和孩子快樂的相處的父母親,本身就具有成為充滿智慧、高EQ,並兼具同理心與愛心的條件。您會豁然發現,人生最好的老師,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孩子。
也難怪《聖經》上說:「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這句箴言我在上一本書的序寫過一次,這回我要再寫一次。神的賞賜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父母在經歷多少個擔憂垂淚的夜晚之後,與孩子一起成長,兒女終於讓父母感到欣慰,父母也成為兒女的驕傲。人生得這賞賜,才是無與倫比的美好。
的確,《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尤其是用錯方法的時候。不如放開心胸,用心傾聽,讓教養孩子本身,成為自我成長的最美祝福。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您很大的收穫!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
內文1好爸媽勝過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