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果‧真新鮮營養早餐各式生菜沙拉+西瓜汁或巧克力牛奶特價優惠中。訂購專線0985999964。滿400元外送區域:萬華、大同、中正、中山、松山、信義、板橋、三重、中永和。健康減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均衡營養;在家工作、學生兼職、家庭主婦、青年創業、中年轉行,請撥0970710520找李小姵。
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你可以這樣讚美或責備
May 7th 2012, 04:52

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你可以這樣讚美或責備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你可以這樣讚美或責備※點我購買※

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你可以這樣讚美或責備※點我購買※

最懂孩子心&最體貼父母的兒童心理專科醫師,
寫給你最受用的親子對話及互動範本!
  千篇一律的「快一點」「不准XXX」「專心一點」,真能改變孩子嗎?
  聰明的父母明白,教養,要因時制宜,經常用不同的話語,使孩子更受益!
  ★當孩子撒嬌、耍賴、打人、叛逆、鬧情緒、口出惡言時,應該怎麼說?
  ★當父母感到心力交瘁、情緒崩潰、孤立無援、自我否定時,應該怎麼想?
  孩子的行為或情緒,都是在等待父母回應!
  讚美可以說得更具體,責備可以說得不傷感情!
在愛裡導正偏差、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並解決父母最常遇到的教養難題:
  .讓孩子盡情撒嬌與嬌慣孩子,完全是兩回事!
  .只是提醒一下,孩子就氣得哭起來,並不是抗壓性低,只是比較敏感,要採取適合孩子性格的方法鼓勵他。
  .小孩是透過吵架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
  .讚美兄弟姐妹的原則是,無論如何不要讓孩子內心感到寂寞。
  .越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孩子越固執,他們的心會逐漸遠離你。
  .充分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即使出社會後不常受到稱讚甚至遭到否定,也能憑著信念堅定行事。
  .將孩子微不足道的言行視為善意,說聲「謝謝」,就能培養他做事的熱情。
  .孩子出言不遜,表示他開始有自己的主張和意志,這是成長的標誌。
  .如果總是不斷否定孩子,等於教他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找藉口、撒謊、把大人的話當成耳邊風。
  .找一個能認同自己,並聽你傾訴的人,可以提高父母教養時的自我肯定感。
作者簡介
明橋大二
  1959年生於大阪府。精神科醫生。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部。
  曾任職於國立京都醫院內科、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精神科、愛知縣立城山醫院。現任真生會富山醫院心理診療內科主任、兒童諮詢機構特約醫生、學校心理醫生、NPO法人兒童權利支援中心Palette理事長。
  著有《教出耀眼的孩子》《這樣說,教出令人稱羨的孩子》《養出有扺抗力的孩子》《爸媽最想知道的65個健康問題》《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等暢銷書。

目錄


Q1 孩子重回嬰兒期真讓人頭痛,
要是全聽孩子的,會不會太嬌慣孩子,反而不好呢?
→我們很容易認為不讓孩子撒嬌才能促使他獨立,其實並不是這樣
Q2 父母才剛提醒一下,孩子就氣得哭了起來
→敏感也是孩子的一種性格。建議採取適合孩子性格的方法讓孩子進步
Q3兒子兩歲了,不聽爸爸的話,不但打爸爸,還向爸爸扔玩具
→不用擔心。重要的是父母要先了解孩子打人的心情,然後接受他
Q4 是不是因為不責備孩子的父母越來越多,孩子們才會變得這麼任性呢?
→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要只看到片面的情況,就責備孩子的父母
Q5看到孩子的爸爸邊看電視邊帶孩子就感到焦慮不安……擔心影響小孩的成長
→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分寸。有「好的看電視方法」,也有「不好的看電視方法」。
Q6兄弟吵架吵得不可開交,有沒有巧妙的調解方法呢?
→小孩是透過吵架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
Q7在讚美兄弟姐妹的方法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對大的孩子也好、對小的孩子也好,不要讓孩子內心感到寂寞
Q8明明是個男孩子,卻總是纏著媽媽撒嬌,該怎麼讓他獨立呢?
→如果我們好好接受孩子的撒嬌,隨著孩子成長,他就會逐漸走向獨立
Q9喝斥孩子「快道歉」,可是孩子反而越固執,就是不肯說「對不起」
→坦率地說,我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妥當。強迫孩子道歉,只會讓孩子的心逐漸遠離父母
Q10讚美太多,孩子會不會變成沒有稱讚就什麼也不肯做呢?
→充分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出社會後即使不常聽到稱讚或遭到否定,也能憑著信念堅持做事
Q11我也想讚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可是孩子連作業也不做,只知道玩
→將孩子微不足道的言行理解為善意,向孩子說聲「謝謝」,就能培養孩子做事的熱情
Q12兒子很少到戶外活動,我想讓他參加體育運動。在學習某項運動或是去才藝班學習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學習運動技能或是參加才藝班要完全尊重孩子本人的意願,而不是把父母的意願強加於孩子頭上
Q13孩子上小學後,開始變得愛頂嘴和說髒話了
→孩子出言不遜,正說明他開始有自己的主張和意志。這是孩子心靈成長的標誌
Q14我一直把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放在首位,可是最近孩子卻開始說:「反正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
→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並不等於全盤否定父母一直以來的養育方式
Q15如果不在家中就讓孩子明白社會的嚴酷,孩子會不會成為一個禁不起打擊的弱者?
→如果總是不斷打擊孩子,孩子就會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找藉口、撒謊、把大人的話當成耳邊風
Q16別人只不過是提醒孩子注意,我卻感覺像在指責我這個當母親的無能,因而情緒低落。我想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更自信些,該怎麼辦呢?
→孩子的一舉一動是不是都該歸咎於母親呢?事實並非如此
Q17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覺自己的自我肯定感非常低落
→即使從現在開始提高父母的自我肯定感也為時不晚。首先,找一個能夠認同自己,並能夠傾聽自己訴說心裡話的人,這是最重要的
Q18我是一位單身媽媽,孩子的成長過程沒有爸爸,是否會有所欠缺呢?
→獨自一人卻在養育孩子方面如此用心,一定要肯定自己的這種努力
Q19光是口頭上告誡,孩子根本不聽,於是採用體罰來教育他,這樣算是虐待嗎?
→我認為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不應該體罰孩子
Q20看了虐童的報導後深感不安:「我會不會也做出同樣的事來呢?」
→有同樣想法的不是只有你,大家都一樣,可以多向別人尋求幫助
明橋醫生的診療日記
檔案1在「心理和社會的孤立」「與自家父母不和睦」「缺乏育兒知識」等各種因素的重壓之下,任何父母都可能做出虐待兒童的行為……
檔案2切身感受到「不要讓媽媽孤立無援」有多麼重要
讀者來信
開心兒童語錄
在孩子的話語中
每天都充滿新發現!


前言
讓孩子在讚美中成長

  從二OO四年到二OO八年,日本相關機構在文部科學省的委託下,進行了一項有關兒童成長的大規模調查。
  此次調查也參考了最新的腦科學觀點,目的在於探討哪些因素對孩子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
  調查得出了幾項明確的結論,其中之一就是「如果父母認為『讚美孩子非常重要』,那麼孩子的社會能力將得到發展」。
  「孩子在讚美中成長」,這一說法得到了最新腦科學的驗證,受到各界的關注。
  無論從哪方面來講,用讚美的方式培養孩子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如此,在實際育兒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會聽到不少父母這樣說:「我明白讚美孩子的道理,可是該讚美這孩子的什麼地方呢?」「總是讚美的話,孩子會不會變得任性呢?」「不知道該怎麼讚美孩子。」
  為了能給予父母們具體的提示,我在前一本書《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中總結了讚美孩子的基本方法。
  可是,養育孩子的方法是需要「量身訂作」的。依照孩子的性格、年齡、當時所處的情況,採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很多讀者問我「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因此,我在這本書中以問答的形式對前一本書的內容作了補充。
  其實,《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這本書對於預防近來虐童案發生的社會問題,也具有重大意義。
  為什麼會發生虐童呢?許多人認為這是由一部分狠毒的父母或是不成熟的父母所引發的犯罪。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絕非事不關己,而是任何父母在某種情況下都有可能會引發的。事實上,很少有人知道,大多數在養育小孩的父母,都有一種「不知道自己何時會爆發」的緊張感。
  當然,孩子是可愛的,育兒的過程也有很多樂趣,但不能否認,培養一個孩子長大的責任實在太過沉重,這項責任重重地壓在當今父母的肩上,甚至使他們感受不到育兒的樂趣。
  父母孤立無援、得不到長輩的支持、經濟上的窘迫、孩子難帶、缺乏育兒知識……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恐怕都會陷入虐待孩子的泥沼中。
  正因為如此,為了防止虐童事件的發生,除了所在地區應該為父母提供可靠的援助之外,還應該好好傳授父母們育兒知識。
  「孩子不聽話」大概是讓父母們最容易感到精神壓力的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們瞭解正確的讚美和責備方法,使繁重的育兒生活變得輕鬆一點,掌握不採用體罰就能讓孩子聽話的方式,虐童的風險是不是會大大降低呢?
  原國際防止兒童虐待與忽視協會會長、兒科醫生理查德‧D‧克魯格曼先生在一九九四年的赴日演講中談到,世界上對於虐童問題所採取的應對措施是按照以下六個階段逐步發展起來的,他希望日本也予以參考。
  1. 國家、父母、成人否定虐童的現象存在(這種否認曾持續多年)。
  2. 承認存在身體上的虐待(社會上注意到虐待的存在是在一九六一年,兒科醫生肯普夫提出「受虐兒童綜合症」這一病症之後)。
  3. 一旦注意到虐童現象,便開始積極地把兒童和父母分開,認為「要保護可憐的孩子不受惡劣的父母傷害」,制定法律以行使通告義務和限制親權。
  4. 注意到只採取上述措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於是開始為父母提供援助。
  5. 一九八O年代的歐美注意到最不容易顯現出的「性虐待」存在,並深入了解這種虐待現像,探索周全的解決方法。
  6. 注意到預防兒童虐待事件的發生才是最重要的,從九O年代起開始積極開展預防虐待事件發生的活動。
  目前的日本恐怕正處於(3)的階段,而(4)(5)(6)的對策尚未完善。
  我想,這六個發展階段的提出,為日本今後將採取何種對策解決虐待問題提供了重要指南。
  最後,如果這本書能使父母們減輕育兒的壓力,為父母和孩子帶來幸福,並減少虐待事件的發生,我們將感到莫大的欣慰。
明橋大二
內文1Q1:孩子重回嬰兒期很愛撒嬌真讓人頭痛。要是全聽孩子的,會不會太嬌慣孩子,反而不好呢?

我有一個四歲的兒子,最近弟弟出生後,當哥哥的本來已經會自己換衣服的,可是現在卻吵著「媽咪幫我換,媽咪幫我換!」就連吃飯時也撒起嬌來:「媽咪餵餵」,嘴上沾了番茄醬,也吵著「媽咪擦!」我沒辦法,只好幫他做,但我想問一下這是不是「溺愛」,對孩子是不是沒有好處呢?

A: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很正常的。

接受孩子撒嬌,對於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以及孩子對周圍人的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是在依賴(撒嬌)和獨立這兩種心理反反覆覆出現的過程中長大的。

依賴大人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可以獲得安心感。當獲得充足的安心感時,孩子便會逐漸感到不自由,於是想獲得自由,想自己做事,這種想法轉化為主動做事的熱情,孩子便向獨立邁進了一步。

然而,獨立的世界雖然自由,同時也充滿不安。這種不安的感覺過於強烈之後,

孩子便又退回到依賴(撒嬌)的世界中。在這裡充分獲得安心感之後,內心又產生對自由的渴望,孩子便再次走向獨立的世界。

獨立的反面就是撒嬌,所以我們很容易認為不讓孩子撒嬌才能促使孩子獨立。其實並不是這樣,應該是「撒嬌的孩子才能獨立」。

儘管如此,大家卻誤認為「撒嬌」是不好的。其主要原因在於大家不瞭解「讓孩子撒嬌」和「嬌慣孩子」的區別。

「讓孩子撒嬌」和「嬌慣孩子」是不同的。「讓孩子撒嬌」對於孩子心靈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讓孩子多多撒嬌也不為過;而「嬌慣孩子」卻是不應該的。

那麼,這兩者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呢?「讓孩子撒嬌」指的是滿足孩子情緒上的需求,比如抱抱孩子,聽孩子說說話,孩子哭泣時好好哄哄。這些事情可以多做,而且不管做多少,都不是「嬌慣孩子」。

反之,「嬌慣孩子」是指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零食、玩具、金錢,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這才是「嬌慣」,「嬌慣」對孩子是不好的。

所以,我們應該做到耐心滿足孩子情緒上的需求,而對於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則要有原則地加以節制。

現在社會上的做法往往是把這兩者顛倒過來。平日父母都很忙,沒有滿足孩子情緒上的需求。為了補償,假日就把孩子帶到購物中心,只要孩子喜歡,什麼都買。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用物質來填補心靈寂寞的人。

「讓孩子撒嬌」和「嬌慣孩子」還有一點區別,前者說的是在孩子遇到能力未及之事的情況下,大人應該給予幫助,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這一點很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

與此相反,後者說的卻是在孩子自己能做到的情況下,大人伸手幫忙,搶先替孩子完成。這又叫「過度干涉」,也是不適當的做法。

因此,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要讓他們自己去做,不要怕孩子會失敗。但是對於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事,還是要耐心幫助他們去做,這一點非常重要。

在這裡我們又回到前面那位媽媽提到的那個問題:換衣服和吃飯這些事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如果大人幫助他們去做,不就變成「嬌慣孩子」了嗎?這樣做是不是不好呢?

不過,從結論而言,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的這種行為被稱為「重返嬰兒期」,是從獨立返回依賴的一種狀態。孩子為什麼會返回嬰兒期呢?這是因為發生了讓他們感到不安的事。問題中提到的這個孩子,他面臨的情況是家中又有一個孩子出生了,父母一直忙著照顧更小的孩子。孩子發現:以前父母都是照顧自己的,現在卻一點也不管了。也就是說他感到了不安:父母是不是覺得更小的孩子比較可愛,而討厭自己了呢?自己是不是被拋棄了呢?

孩子心裡產生了這種不安,為了消除這種不安,他才向父母撒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徹底棄之不理,孩子就會更加不安,更加依賴父母。或者認為父母真的拋棄了自己,再也不來撒嬌了。這種狀態才是更令人擔心的。


反之,如果我們好好地接受孩子撒嬌,孩子就會想:原來爸爸媽媽還是一直在關心著我呢,自己沒有被拋棄呀,於是就會放下心來。孩子感到放心後,就又產生了自己做事的熱情,也就能自己去做了。

我們當然理解父母們焦慮的心情,不但要照顧小的孩子,還要照顧大的! 因此可能還會跟大的發脾氣:「你都做哥哥了,這點事自己不能做嗎?」不過還是希望做父母的能夠理解孩子內心的不安,在能稍微騰出空閒的時候,也照顧一下這個重返嬰兒期的哥哥吧。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對哥哥說:「哥哥可以自己做的呀!媽媽在這裡看著,你再做一次給媽媽看看!」 如果孩子做到了,就接著讚美他說:「真不愧是哥哥呀!真棒真棒!」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放心了,知道媽媽還是關心著自己,他可能就會自己去做了。

依賴與獨立的步調要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孩子有需求,那一定是有什麼原因,滿足孩子的需求大致上是不會錯的。

而「嬌慣」卻不是這樣的,孩子其實想自己做,父母卻出於不安而伸手幫忙。這種時候重要的是父母要默默忍耐,在一旁守護,讓孩子自己去做。


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你可以這樣讚美或責備※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