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果‧真新鮮營養早餐各式生菜沙拉+西瓜汁或巧克力牛奶特價優惠中。訂購專線0985999964。滿400元外送區域:萬華、大同、中正、中山、松山、信義、板橋、三重、中永和。健康減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均衡營養;在家工作、學生兼職、家庭主婦、青年創業、中年轉行,請撥0970710520找李小姵。
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波蘭媽媽X台灣爸爸的地球村教養經驗
May 7th 2012, 14:31

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波蘭媽媽X台灣爸爸的地球村教養經驗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波蘭媽媽X台灣爸爸的地球村教養經驗※點我購買※

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波蘭媽媽X台灣爸爸的地球村教養經驗※點我購買※

21世紀,沒有國際觀就沒有競爭力!
一定要出國留學才能教出地球村小孩?
錯,用對方法,不用出國留學,不用花錢上補習班,
在地一樣可以教出人人稱讚的國際小孩。
  魏多麗(Dorata Chen-Wernik)是波蘭籍漢學碩士,意外和台灣籍的陳怡光結婚後,兩人決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不僅嫻熟父親的語言文化,也要了解媽媽的語言文化,同時也要熟悉最常為國際人使用的英語。他們不僅了解台灣和波蘭,也熟知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和風俗。波蘭媽媽和台灣爸爸是如何讓孩子在異國仍舊講中文和波蘭語,更嫻熟英語呢?他們夫妻對於國際化教養的想法是什麼呢?
  本書中,這對國際聯姻夫妻要以他們家的教養經驗和讀者分享,他們如何教出國際化的兒女,但又不需要出國留學!
本書特色
  ◎波蘭媽媽和台灣爸爸的堅持,所以兩個小孩的台中波英四語流利,而且還精通各項才藝。
  ◎波蘭媽媽*台灣爸爸的美、英、波、台四地教養經驗
  ◎培養小孩國際觀的方法和教材大分享
作者簡介
魏多麗 Dorota Chen-Wernik
  Dorota從小就喜歡教書,中學開始在波蘭華沙擔任英語家教,讀大學時在中壢教英語補習班,住在英國時任教於蒙特梭利幼稚園。Dorota 是華沙大學第一位研究台灣鄉土文學的漢學碩士,也是1994年教育部和外交部頒發第一屆中歐獎學金得主。她喜歡讀書給女兒和兒子聽。
陳怡光
  自學圈內人稱陳爸的陳怡光從小就有教育選擇意識,對按部就班過敏,幼稚園轉了三所,中學從台灣讀到英國,大學又從英國讀回到台灣,去美國讀MBA,卻以企管和國際研究雙碩士畢業。陳爸喜歡邊帶狗散步邊聽「經濟學人」雜誌的有聲書。
目錄


〈推薦專文〉
1. 自主學習促進會 李雅卿
2.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劉兆漢
3. 政大教授暨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 鄭同僚〈自序〉自己教出多文明的國際化小孩
第一篇 理念就這一個:擁有國際觀的孩子
第1章  住過三大洲的孩子
? 在美國西雅圖
? 英國生活大不同
? 回臺灣之後
第2章 我的故鄉波蘭
? 波蘭生活
? 波蘭飲食
? 波蘭教育改革
第3章  幼稚園生活
? 英國幼稚園生活
? 我所了解的臺灣幼稚園
? 在家蒙特梭利
第二篇 千挑萬選之後
第4章 千挑萬選之後
? 前車之鑑
? 深入了解和思考
第5章 是照顧,還是補習?
? 一樣小學兩種學習方式
? 波蘭課後照顧服務班與臺灣安親班
? 學才藝是為了發掘真正的興趣
第三篇 走過許多冤枉路之後
第6章  學好語言就這麼簡單
? 不學ㄅㄆㄇ的中文學習
? 學好英文並不難
? 波蘭文也要認真學
? 學臺語要環境
第7章 Sonlight
? 選擇的理由
? 不用教科書的課程
第四篇 理想靠實踐
第8章  同胞姊弟,學習不同調
? 專題做五個月的姊姊vs.主題只能維持一週的弟弟
? 中波英三語並行的學習
第9章  孩子們這樣學
? 主題報告
? 在旅行中學習
第10章 人際網絡與網路學習
? 孩子的人際關係
? 網路學習經驗分享
〈跋〉整理之後再出發
〈附錄〉
? 歡迎加入自學行列
? 自學相關部落格
? 網路學習資源


推薦序
我所認識的魏多麗 Dorota
劉兆漢

  我第一次看到Dorota,她還是一個被抱在母親手中的小嬰兒。那年(1974年),我剛開始跟她的父親 Andrzej Wernik 在研究工作上合作,應邀去他位在華沙附近Belsk的實驗室訪問。在那裡,我第一次跟她全家見面,和Wernik 家開始了到如今已近四十年的情誼。1980年左右,他父親應邀來到我當時工作的美國伊利諾大學一起合作研究,她隨父母在學校所在地 Urbana 城住了兩年,進了一所與大學密切合作的實驗小學,也實際經驗了美國小學生生活,奠定了她英語能力的底子。
  當時大家工作壓力雖然很大,但實驗室的同事與家人,也會盡量找機會相聚分享各家下一代成長的喜悅。我當時與Andrzej 同一間研究室,除工作項目討論外,也常常漫談時事及歷史,彼此對對方國家的背景及現況,增加了很多的瞭解。也得知他的妻子瑪麗是一位出色的scientific editor(科學編輯),夫妻都是滿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再看到 Dorota 時,她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我1990年回到台灣,在中央大學任職。1993年,有一個機會,中大太空科學所請 Andrzej來校擔任客座教授,Dorota 陪他來台。當她告訴我她在華沙大學讀的是漢學Sinology,已是大三學生時,我相當驚訝,一方面感嘆時間的飛逝,一方面是因為她選擇的領域。接著她表示對台灣文學有興趣,想研究白先勇的小說,希望利用在中大半年的時間,蒐集資料,寫碩士論文。我立即察覺到,我印象中的小女孩,已成長為一位有主見,並且做事有規劃的現代女性了。
  Dorota在中大聽課,同時也積極參加文學院同學的課外活動,英語系四年級每年推出自導自演的英語舞台劇,是年度大事,我相信當時是透過共同參與舞台劇的製作,Dorota 與 Tim(怡光)相識、相戀,終成眷屬。這段國際姻緣一直是中大校園中,大家津津樂道的佳話。
  1999年左右,某天,Dorota和Tim 突然出現在我中大的辦公室,推著一台娃娃車,可愛的小明秀乖睡在內,原來,她們從西雅圖回台探親,返校訪問,也讓我跟她們的新生女兒見面。當時在興奮感慨之餘,談起在國外她們將如何教育下一代,Dorota 已經有一些想法,提到蒙特梭利的教法,以及她希望能走的路。
  本書陳述了Dorota及Tim 夫婦過去將近十年實踐他們想法的心路歷程,他們為了讓自己子女能成為「多文明的國際化」小孩,選擇了「自學」這條路。這路在任何國家本來就不好走,在台灣因為是新嘗試,尤其會碰到更多難題。書中從陳家四位成員的角度,各自表達各人在「自學」過程中嚐到的甜、酸、苦、辣,可讀性很高,對也想走「自學」這條路的家庭,提供許多可以借鏡的實例,也誠實的陳顯出走這條路所需的各種資源。同時,對台灣推動多元入學的實施方案,也說出了他們的一些看法。在閱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Dorota 如何堅定自己以「自學」方式教育子女的信念,如何不辭辛勞的充實自己,如何偕同怡光利用最新的網路科技,為子女創造學習資源。這人格特質及軟實力,才是讓他們夫婦能成功地實踐他們理想最重要的因素。而來自多元化背景父母的身教,也將長遠的影響明秀、明哲的一生。
作者簡介
劉兆漢
  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大學校長。
推薦序
鋪設一條快樂學習的道路
黃志雄

  我認識怡光已有許多時間,一個標準的四口之家,陳怡光是道地的台灣人,妻子Dorota來自波蘭,怡光告訴我,因為不想陷入追逐夢幻學校的陷阱,擁有MAB與國際研究雙碩士學位的他,與擁有華沙大學漢學碩士的波蘭裔太太Dorota商量後,夫妻倆決定一肩扛下教育子女的責任,選擇以在家自學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在家自學這個教育方式在台灣已默默實行許多年,有將近一千個家庭選擇非制式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適性發展擺脫填鴨筆試的束縛。就像怡光他們的小孩從小就處在一個國際環境當中,從生活中自然地學習中文、台語、波蘭語及英語。台灣的學校教育讓孩子花太多時間應付考試,而非學習做完整的人,這會讓孩子變成考試機器;僵化的教育方式,也無法讓孩子有多元學習的機會,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也無法有更深層的接觸。因為當前孩子的學習環境中,考試項目才是學習的重心,其他所謂的多元學習、適性發展、國際化等都只是其次。
  然而,學習不一定要學校,我從怡光的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他們一家人以非制式教育的方式,把孩子教養的很好,因此我很樂意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關心教育的家長、朋友們,藉由書本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學習不該侷限於考試、教科書、補習中,而是從各種多元的環境中,刺激學習的想法與慾望,用對方式才能讓孩子有更快樂的學習環境與更佳的發展空間。
作者簡介
黃志雄
  現任立法委員。
推薦序
你想養出怎樣的孩子?
李雅卿

  陳明秀,陳明哲,台灣少數最幸運 / 幸福的學生之一。說他們幸運,是因為他們擁有陳怡光和Dorota這樣的父母,說他們幸福,是因為父母決定陪他們走在適性成長的自學之路上。也因此,這個世界就多了兩個精彩的孩子,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出更美麗的生活。
  在台灣推動自主學習近二十年,學校從小學辦到高中,非學校從培力學園到在家自學,無數的父母問過我:「我的孩子能自主學習嗎?我的孩子可以在家自學嗎?」我總是誠實地回答:「我沒見過不可能自主的孩子,但是孩子能不能自學?甚致能不能好好學習,要看父母和環境。」
  太過自信的父母,會修剪過度,讓孩子長不出自己的樣子;沒有自信的父母,孩子心理無所依憑,反而充滿邊界失去的不安;有些假民主之名的父母,養出狡獪的孩子,有些誤解自由的父母,孩子讓人頭疼……,這些孩子如果送到好的學校,遇到好的老師,或者還有希望導正,勉強在家自學,恐非親子之福。
  可是,台灣大部份的學校確實讓人不安,這是為什麼近二十年來,有的人努力辦另類教育學校,有的人致力在強迫入學條例下,打通小學到高中自學的合法之路。這個父母教育選擇權安靜(偶而也需要抗爭一下)而漫長的革命中,陳怡光先生,近年來扮演著自學法制化的重要推手和正向的領導角色。如果說目前教改界有人不知道教選盟的陳爸,倒是難以想像的事。
  很高興怡光把他們家的自學經驗整理出書了。書中Dorota以親切的筆調,清楚說出他們的理念、作法、並分享了教材教法。不但自學的家庭可以參考,對在家自學的好奇者、研究者來說,也是一本很好的介紹書和健康案例。
  不過我希望大家不要看到怡光家的故事後,覺得自己無法做到像怡光和Dorota這樣,以致不敢讓孩子在家自學。因為外在的學習資源是可以依自己的條件來創造的,重要的是理念,以及因理念而起的實踐力。
  身為父母者,要問的是:「我想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之後再來了解「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小孩?」然後才是環境的創造和資源的尋求。
  請記得:「疑問是學習的開始」,當你不知道怎麼理解孩子,或不知道怎麼寫申請書,或不知道怎麼面對親朋好友,或不知道……時,請到非學校論壇groups.google.com/group/nonschool?pli=1,或自學地圖www.alearn.org.tw/ ,那兒有許多自學的先行者,他們都像怡光一樣,願意提供一切助力。但是,助力終究只是一種助緣,自己的孩子,還是得挽挽袖子,自己來的。
作者簡介
李雅卿
  台灣自主學習的倡議者,兩位自學者的母親,很多孩子和父母的朋友。新北市種籽親子實驗小學創辦人,前台北市自主學習(國.高中六年一貫)實驗計畫主持人,前自主培力學園主辦人,另類教育與非學校教育法制化的鼓吹者, 2010年退休後隱居山中,不問世事。
自序
自己教出多文明的國際化小孩

  我們家是一個多文明(multicivilizational)的國際自學家庭。多文明國際是因為我們家的成員有臺灣人、波蘭人和美國人,而且我們長住過歐美亞三大洲。自學是因為我們要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勇於挑戰現況和不會人云亦云,積極擁抱未知當一輩子的好奇寶寶,所以我們選擇讓女兒和兒子都不到學校去接受制式的國民教育。
  我先生Tim從小就不太能夠乖乖的在學校上學,光是幼稚園就轉了三所才畢業,國中畢業後考上國立高中,但報到那天去游泳,錯過了截止時間而失去入學資格,又不想補習一年後重考,就一個人跑去英國當小留學生,成為電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拍攝Hogwarts School魔法學校的國王學院(The King’s School, Gloucester)自英皇亨利八世在1541年創校以來第一位臺灣學生。Tim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讀商業及電腦雙主修一年級的三月,台灣發生了野百合學運,熱血青年的他一放暑假就趕回來臺灣參加運動,卻因為是役男不能再出境,Tim就考插大轉入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二年級。
  婚後,我們搬到美國西雅圖,Tim進入華盛頓大學商學院讀MBA,那年是克林頓總統競選連任,我們倆冒著大雨去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參加他的造勢活動之後,Tim決定去修國際研究的雙碩士。基本上,他的求學過程如此的坎坷都屬於自作孽,誰教他不願意乖乖地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把「學程內」的書讀完。
  我則剛好相反,從小學到高中每年都當選模範生,除了10歲時因父親去美國依利諾大學工作,全家在美國住了2年,和大三那年陪父親來臺灣國立中央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半年,及隔年得到第一屆臺灣教育部和外交部中歐獎學金留學一年之外,一路上讀的都是波蘭的第一志願高中、大學和研究所。
  這樣的結合,為什麼要選擇不讓孩子去上學,而要在家裡自己教呢?雖然我和Tim的學習經驗差距如此之大,但是同樣在學習進路上都有過不只一次的跨國和跨領域「換跑道」經驗。
  我在去美國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英文,那時的波蘭教育還在共產黨政府的集權管制下,雖然課程內容的難度高但缺乏創意。我在10歲去到美國後直接進入採混齡上課,學風開放的依利諾大學附設的金恩小學(King’s School)就讀,不但能以英文學習無礙,一年後還修習了俄語和法語。
  Tim在台灣讀的是中文課本,去英國不到一年就能在全英國普通中學會考 (GCE Ordinary Level)中的數學科拿A。六年沒碰過中文課本的他只花了三個月時間準備考插大,就可以進入國立大學,從原本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主修商業和電腦轉到英文系。
  乍看之下,現在Tim 在倡議自學和我在家教小孩都是用非所學,但我們每天都在用曾經學習過的研究方式和溝通方法。我們深信孩子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因為錯誤的學習態度影響的不只是一個科目學不好,而是一輩子沒有能力面對新的挑戰。在這個國際化的世界裡,知識是唾手可得的大宗物資,孩子需要的長期競爭力不是在短時間內能答對幾題選擇題,而是在面對沒人提過的問題時能自己設法找出答案來。
  過往的學習經驗讓我們在日後選擇自己在家裡教多文明的小孩是很重要的定心丸。從我們自己的求學經驗中,我們體會到教育制度的存在是要成就學習而非領導學習,誠如馬克吐溫所言:「別讓學校影響到你的學習」。家長們應該停止焦慮孩子們的評量成績,因為選擇題測不出他們的潛能;老師們應該停止依賴紙筆測驗做為學習評量,因為考試並無法看出每個孩子的特質;大學應該停止用考試成績做為唯一的選才方式,讓上學和自學的孩子都有機會入學。其實不管家長用什麼方式教,孩子學什麼科目,只要認清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而不是為了準備考試,不論是自學或上學都可以教出多文明的國際化小孩。
內文1主題報告
前面章節陸續提過一些孩子們學習的方式,這一章,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深度學習,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獨立研究和資料呈現能力的方法。

明秀和明哲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做主題報告,首先我會和孩子一起討論報告主題及呈現方式,包括海報、Lapbook、小書或照片集,而呈現方式多半取決於我們可以取得的素材。比如說我們要做一個旅遊的報告,因為會有許多照片、地圖、車票、景點簡介等,我們可能會選擇用 Lapbook或照片集的方式來呈現。如果要整理孩子用中文、波蘭文和英文學過的人體器官名稱就會選擇海報。

由於主題的決定是和孩子的興趣有關,因此明秀和明哲所做的報告就不一樣,像明秀做過 4個與天文學和太空有關的報告,而明哲做過汽車和卡車、食物群組以及火山結構的報告。明哲的專注力較短,所以他的報告會比較精簡在幾天內就可以完成。明秀的報告規模就很大,通常要好幾週才可以完成。明秀在小學階段每完成一個報告,我們就會徵詢她設籍班的導師何時去學校和班上同學分享她的研究報告。老師通常會建議在段考結束後,老師無需趕課且同學沒有考試的壓力時去,一方面明秀會得到成就感,二方面則可以訓練她的表達能力。上了國中之後,由於班上幾乎沒有一天不考試,所以明秀也就沒去和同學分享,現在明秀不但能自己決定報告主題和可以獨立完成,並且協助明哲完成他的報告。

〈Box〉Space Project by 明秀
受到我當太空科學家的外公影響,我從小就對太空有興趣。有一天媽媽送我一套和太空有關的資料Eyewitness Space Project Pack,裡面有很多太空人和太空船的照片、以及和他們相關的剪報資料,於是我們就開始腦力激盪要如何用這些材料來做一個和太空有關的報告,最後決定做一個人類探索太空的時間軸。

時間軸呈現從1953年蘇聯發射載著兩隻猴子的火箭進入太空到2004年第一次由私人發射太空船進入太空,比較特別的是我們的時間軸是文圖並茂,而且是圖說部分是我第一次用電腦,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慢慢地打出來,我曾經在2007年公共電視「下課花路米」節目中介紹過這個報告。

〈Box〉食物群組報告 by 明哲
我從《Usborne網路連結第一人體百科全書》(Usborne Internet-linked First Encyclopedia of Human Body)上學到吃健康的食物。我也從網路上學到關於食物群組和健康食品。

我媽媽告訴我,我可以做出不同的食物群組的海報。我用了很多食物照片的貼紙。我還做了一個和食物群組有關的小冊子,並且完成一些Enchanted Learning 網站上的工作單。


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波蘭媽媽X台灣爸爸的地球村教養經驗※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姵n28197 的頭像
    李小姵n28197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