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老屋綠改造:綠色有機、通風採光、動線規劃、易學工法,實現老房子不須吹冷氣也能輕鬆過夏天的生活!
Feb 28th 2012, 14:27

老屋綠改造:綠色有機、通風採光、動線規劃、易學工法,實現老房子不須吹冷氣也能輕鬆過夏天的生活!老屋綠改造:綠色有機、通風採光、動線規劃、易學工法,實現老房子不須吹冷氣也能輕鬆過夏天的生活!※點我購買※

老屋綠改造:綠色有機、通風採光、動線規劃、易學工法,實現老房子不須吹冷氣也能輕鬆過夏天的生活!※點我購買※

◎暢銷作家林黛羚,結合「環保綠住宅」及「老屋改造」二大主題所採訪撰寫的新書。
  ◎強調節能甚至零耗能(被動式)的低碳生活老屋改造。
  ◎因應高齡社會來臨,加入無障礙的住居思維。   綠色有機、通風採光、動線規劃、易學工法,
  實現老房子不須吹冷氣也能輕鬆過夏天的生活!
  ◎被動式通風設計→順應風路徑開窗法,吹自然的涼風,防潮除溼壁癌不再
  ◎低成本環境綠化→充滿綠意與元氣,每口呼吸都是自然風
  ◎動線格局規劃術→詳細手繪圖說明,整合通道走道結合空間,創造坪效及留白美感
  ◎高齡者住居空間→給長輩住的貼心設計,實現優雅的老後生活
  ◎自然材仿舊工法→斑駁感的再造,讓牆面留住時間痕跡卻不淍零
  ◎易學的工法圖解→施工步驟手繪圖及照片,破解老屋窘狀立刻上手
  ◎屋主達人宅心機→綠屋頂、自製太陽能熱水器、結構、西曬牆、空調、防潮
  台灣土地利用已趨飽和,新開發住宅愈來愈少,加之大部分人生活及工作仍以在土地更難尋覓的都市為主,因之市區裡許多屋齡已屆二十以上的這些佔了大部分人住宅比例的房屋,正面臨需要重新整(裝)修的階段;特別是新(換)購成屋(舊住宅)的屋主,更能趁此為未來居住十數年以上的重要生活基地,做一次徹底的體檢、並進行綠色換裝,符合現下低碳、節能的被動式住宅生活。
  《老屋綠改造》以台灣大部分人居住的都市及近郊已現老態的住宅為主要改造案例,為了再現這些老屋的第二次風華,屋主們朝著節能零耗能(被動式)、生態綠化、無障礙空間、仿舊工法的方向進行整修。而在符合永續生活的綠色改造之餘,許多屋主更親自投入DIY、同時讓疲態老屋除了恢復生機外,還具備美學上的設計新貌,讓屋主住得健康、也住得更舒服愉悅。
  書中除精采個案外,更專訪各類住宅達人,分享高齡住宅、綠屋頂、自製太陽能熱水器、結構、西曬牆、空調、防潮通風等住宅改造攻略。
本書特色
  受《新聞挖挖哇》節目主持人強力推薦並受邀上節目的《改造老房子》一書,以其兼具實用及充滿故事性的內容,創造近三萬冊的銷量!然而《改造》一書偏重郊外大片土地的獨棟住宅為主,已有無數讀者反應能為住在都市及近郊的屋主同樣提供參考案例及實用作法。以之作者此次便針對這類型的住宅條件搜尋老屋改造案例,同時不只是改造,更是符合未來永續住居的綠改造為主!
得獎記錄
  作者系列住宅著作,《蓋綠色的房子》獲第34屆金鼎獎、《蓋自然的家屋》獲中時開卷2010美好生活書獎。
作者簡介
林黛羚
  綽號阿羚,豐原人,東海大學景觀建築系畢,透天小孩,個性開朗但有點古怪。父親是藥師,母親是護理師(後轉任代課老師),現均已退休,在雙親與外公外婆滿滿的愛中成長。室友是不停打電動的宅男,休假時扮演伴遊的角色。生活的不同階段家中都有撿來的狗狗相伴。曾與大學教授同學一起到歐洲日本參訪代表性的景觀與建築作品,畢業後曾任旅遊與居家雜誌採訪編輯,幾年前離職後開始記錄綠生活的屋主,至今記錄國內住宅及屋主生活有《老屋綠改造》、《蓋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等書。
目錄

PartⅠ  綠色有機的療癒
01∕公寓→踏進家門就像回到鄉下般自在
簡單。優雅簡單的過日子
甚少人會把三房兩廳的老公寓玩成這樣,只能說這層樓的公寓實在太幸運,找對了主人。阿凱在開始改造時,就以通風採光為基本要件,再以老件、自然材、榻榻米地板作為詮釋整體空間的基調,重塑了他記憶中的鄉下閑逸氣氛。
02∕公寓→善用外援引進更多風與光
引巷弄風入室
極度跳躍性、不放過任何可能的思考模式,賈斯汀累積一年半多的實務經驗後,以自宅作為實驗場,在綠色、開放、平價跟裝修之間取得了平衡點。他依照自己的想法來做實驗,創新的解決了老公寓滲水問題,也堅持不讓冷氣派上用場,實踐了自己理想中充滿生命節奏的生活宅。
03∕公寓→巷底迴風創造室內對流,活用不插電的空調
輕鬆吐納,於都市之中
拜訪過阿道的四十歲一樓老公寓後,方才體認到,即便是位於擁擠的台北市、市集小吃店密集的街道巷弄之間,還是有機會創造出舒適、怡然又可暢快呼吸的空間。
04∕電梯大樓→太平洋的風,吹過我最愛的窗
家的眷戀。
在廚房:一面煮飯、一面看海;在客廳:一面聽音樂、一面看海;在書房:一面看書、一面看海;在南面陽台望海的同時,與家人好友話家常。滿月的夜晚,月光灑在海面上,宛若時光靜止般的寧靜!
05∕獨棟透天→那段美好時光,就是現在
順著風,與大地一同呼吸
「以後自己當長輩,是否有辦法與晚輩們凝聚一起?」來自花蓮的亦叡,曾經享受大家族熱鬧又滿溢的關愛、鄰居親戚來訪如走灶腳般。現在,他試圖發揮老屋潛力,讓接來同住的失智父親有舒適寬敞的居住環境、台北的弟妹們隨時都可以來這裡度假,同時增加鄰居之間的互動,重塑小時候大家族與村莊的社交模式。
06∕獨棟平房→潮溼、悶熱與空間定義的重整
明日小屋
基地前身是潮溼的水域,儘管二十多年了,蓋在上面的房子,不論新舊,仍有潮溼的問題。日曬產生的悶熱、白蟻蛀蝕都是小屋沈重的困擾,透過改造,林先生得以保留住年輕時的家族回憶,同時讓小屋的空間更加舒適自然。
07∕獨棟平房→從水墨草圖到古法建築的實驗計劃
大雅之夢
這是一個新舊工法、空間思維及實用性的實驗計劃。River與合作夥伴團隊,將傳統的穿斗式建築工法,搭配舊料,以及現代的設備與建築材料,在台中市大雅區工廠林立之地,創造一處出淤泥而不染、充滿閑情逸致的桃花源。
08∕雙拼透天→重整空氣動線 享受自在的氣息
告別溼熱悶臭
藉由開窗、換窗、局部拆除隔間牆的方式,重新整理動線後,空氣對流順暢了、人的動線也舒服了。成功改善困擾屋主五年多的潮溼、悶熱與陰暗,充足的通風,也讓屋主不用再忍受空調所帶來的不適。
09∕連棟透天→創造「人生七八九十」的住家可變性與舒適性
優雅的老後生活
每個人都從踏入成年開始自立照顧,隨著時日步入中年慢慢的調整需要援助的程度與範圍。而年長者在還可以獨力照顧自己時,住家設計就應該要具備安全性,減少不必要危險的發生,同時預留將來從七十邁向八十、九十,甚至一百歲以上時,可能會需要的護理設施。
10∕連棟透天→透天木作裝潢自己來
大茉莉前傳
前後花了五個月,泥作與鐵工交給工班、木作及水電靠自己的狀況下,John與Shelly完成了四層樓老透天邊間的改造,室內的木作與櫃體不但是John手藝及美感的表現,也省下一筆可觀的裝潢費用。
11∕平房古厝→創作與享受 兩者相輔相成
綻放微笑的階梯小屋
能夠以維持老古厝的結構本體為前提、順應其格局隔間牆的原有限制、轉化為採光與通風的路徑,是階梯小屋的改造概念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做法。美切於改造過程到改造完成,都不忘添加許多樂趣與巧思,有辛苦但也有成就感,如同孩子般的享受其中。
12∕三合院→生活本就該呼嚕呼嚕的用力玩
七彩迷魂三合院
隨性擺設的作品與公仔,無跡可循的收藏偏好卻又非常明顯的自成一格。俊陽在牆上的畫作與書寫,隨性擺放在各處的公仔與雕刻創作,大多輕盈、自在,有的很搞笑幽默,從某個角度來看,真的跟這間七十多歲的土角厝很搭呢!
PartⅡ  小改造.大舒適  平價低碳生活宅
大面積降溫植栽:西面陽台、外牆與屋簷的平價綠化
平價頂樓降溫法:黑網、菜園、多肉植物
空調的效益調整與安裝:降低空調負荷,省錢又有益於環境
頂樓與外牆防水:彈性水泥、PU及外牆防水塗料
頂樓太陽能熱水器DIY:二千五百元生產舒適洗澡水、降低頂樓溫度
高齡化住家局部小設計:安全、舒適、移動順暢

內文1

簡單。優雅簡單的過日子:踏進家門就像回到鄉下般自在
地點:台中市
屋型:公寓
屋齡:27年
結構:鋼筋混凝土
坪數:24坪
格局:玄關、起居室、閱讀平台、臥室、大陽台、廚房、浴室

「甚少人會把三房兩廳的老公寓玩成這樣,只能說這層樓的公寓實在太幸運,找對了主人。阿凱在開始改造時,就以通風採光為基本要件,再以老件、自然材、榻榻米地板作為詮釋整體空間的基調,重塑了他記憶中的鄉下閑逸氣氛。」


拜訪過許多住家,多少會覺得每個住家空間都有其個性,就跟人的第一印象一樣,會感受到穩重、熱情、冷淡、距離感……等不同的特質。

而阿凱的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它不是老透天、也不是別墅、而是隱身在外表普通至極的老公寓裡面!

阿凱的家,位於台中市某大馬路旁的老公寓四樓,先天條件頗吃虧——低矮的樓板,只有二百七十公分高,還穿插了幾根連我舉手就摸得到的大樑(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畢竟我只有一五五公分),總坪數也只有二十四坪,朋友都勸他不要買。

悶、熱、密不通風
房子的格局偏矩形,原本隔成三房兩廳,最大面積的採光陽台面西隔成三間房,西晒的時候,室內十分悶熱,客廳與餐廳反而都沒臨窗,位於「幽暗的深處」,陪阿凱來看屋的朋友,都不看好這間房子。

「但是這房子位於邊間,三面採光的特性很吸引我,加上自己有營造工程的經驗,覺得也許可以嘗試看看,雖然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買房子,但還是看了兩次就決定買了。」阿凱說。

等同於「幸福」嗎?
「我自己就在做工程,幫忙蓋了很多『設計師』的房子,但是蓋完之後,走在其中,問自己,這些豪宅、或者有品味的房子,等同於『幸福』嗎?」

在一連串的工作倦怠、對周遭人事物感到極度低潮之際,也許是潛意識想幫自己的生命找到新的出路與精采,從畢業之後租屋八年的阿凱,決定在二○○三年貸款買下二十年的老房子(所以老公寓現在已經二十七歲了)。

回家就像回到內心世界
「我想重塑鄉下的場景。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每逢寒暑假,從台北回到北埔外婆家,我會幫忙插秧、打殼、種橘子,沒事的時候就到田邊摸田螺、抓青蛙。」專科畢業後,阿凱就來台中工作,「我希望回到家時,所有工作的事情、都市忙碌的氣氛,全部都拋到腦後。」

我認為阿凱做到了,他的家門,就像小叮噹的任意門。當我們從繁忙的大馬路走進公寓、穿過幾層灰暗狹小的公共樓梯,打開阿凱的家門時,真的有任意門的效果,瞬間走進水泥森林中的小小綠洲!

就像是空間版的一見鍾情,連和我一同前來的攝影夥伴正毅也心有戚戚焉。我還掀起「恨不得這裡就是自己的家」的邪念,趕緊敲一下自己的腦袋清醒一下。

儘管當時阿凱還在上班(是阿凱的朋友帶我們進來的),家中沒人,但卻可以強烈的感受現場氣氛:既友善、優雅、又質樸。望眼所及之處,全都鋪滿榻榻米,完全顛覆榻榻米只能在固定房間裡面的制式思考。「我希望回到家,鞋子一脫,就可以踩在軟軟的地面,而不是硬梆梆的木地板或磁磚。還好這裡還算通風,七年來也不必換榻榻米。」

而最最關鍵的,應該是這一片綠。微風從西側窗台流進、往南陽台流出,帶動室內的全部植物——養在樹幹上的蘭花、鐵線蕨、鹿角蕨……全部隨風飄逸著,就像無聲的合唱。

植物可以療癒我、讓我心安

拜訪當天,阿凱特別「提早」七點回家,沖完澡、點上十分美妙的沉香、泡壺陳年老普洱之後,我們終於準備好好聊聊。

阿凱特別點出了整個空間的綠色精靈——植物,植物對這個家的貢獻、以及對他產生的療癒。「我一直覺得很對不起這些植物,因為他們本來應該是要快樂的生長在山上、荒野的,而因我個人的私心,他們被迫留在家中陪伴我,所以我希望盡量讓他們快樂些。」阿凱說,「我跟朋友請教,學會用樹幹養蘭、養蕨類,這樣他們不會被盆子所侷限,生長姿態也可自由發揮。」待在家中,阿凱覺得植物是帶領他心安的要件,有時經歷了忙碌的一整天,回到家時,環境的平靜氣氛,甚至會強烈襯托出他內心的浮動,明顯到讓他可以覺察、調整自己的心。

第一株鐵線蕨 因愛而復活

原本剛開始,家裡只有一盆鐵線蕨,「我開始把搜集到的樹幹陸續擺在陽台上,鐵線蕨的苞子隨風附著到旁邊的樹幹上,慢慢的,小鐵線蕨開始長大,越來越多!」幾年前因氣候太過炎熱乾燥,儘管阿凱每天都有澆水,第一盆鐵線蕨開始凋零枯萎,看起來奄奄一息,於是阿凱持續對著他說,「你要努力活下去呀!你在這裡生了這麼多孩子,你是鐵線蕨媽媽捏!」也許是感受到阿凱的關心,過一陣子,第一株鐵線蕨再度生機盎然,至今仍十分健康!

花十三年慢挑六樣老家具
「我的房子到現在還沒完成耶!你看那面牆……」他指著西側閱讀小空間的側牆、再指指朋友,「他應該要把這面牆弄成土牆才對。」不過沒人理他。

再談到家具,也一樣還沒完全挑好,但對我來說,已經十分完美了。「我常跑大雅花市啊,那邊常常有人在賣古董家具,有時候價格太貴、有時候又很便宜,但是一定不能衝動,尤其我的公寓這麼小,總不能變成倉庫吧。」

他以同樣理性的方式挑選家裡要用的木頭,隔間牆用台灣鐵杉,會隨著時間風化變暗色調;抬升的閱讀空間的平台邊緣則是用難得一見的大片亞杉,呈現出五種色澤,又稱五色木;而室內的主柱是台灣柚木,上面有蛀蟲在表面創作的痕跡。

拆隔間、陽台「內」推、拿掉紗窗 增加通風與採光
因為有建築工程經驗,阿凱很有效率的整合工班進度,他將原本的三房隔間全拆,並將廚房與衛浴改變位置,使風可以從西側窗台進來,並從南側與東側出去,在炎炎午後,室外溫度至少也有三十二度吧,但在阿凱家,室內即使是二十八度,也不必開空調,因為有風把汗帶走,搭個電扇就在舒適範圍。

不同於大眾都習慣陽台外推(就是把原本的陽台改成室內),阿凱反其道,他認為原本南側的陽台太淺,種植物會太擁擠,於是再往後推了一公尺,門用落地玻璃門,平時也是開著,因此真的會讓人有室內戶外傻傻分不清楚的弔詭呢!

另外,阿凱家也沒有紗窗,就是單純窗戶,位於四樓,高度並不算高,因此還是會有蚊子飛進來。「拿掉紗窗之後,通風真的會更好!」「可是蚊子也會飛進來耶!?」「牠會飛進來、也會飛出去啊~」「可是牠會叮人啊!」「就讓牠咬一口囉。」神奇的是,那天傍晚風徐徐的吹,門戶大開的狀況下,我也沒被蚊子叮到。

如果說用「家的設計」來體貼自己,我會覺得阿凱是一個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也真的懂得體貼自己的居者,他下班之後,不是用電視、收音機或網路來麻痺自己,而是用植物這有機的生命體,以及自然的材質,如木頭、榻榻米、沉香等,來療癒自己的五感。

阿凱的家,跟他本人一樣,是真實如是的活著的。


老屋綠改造:綠色有機、通風採光、動線規劃、易學工法,實現老房子不須吹冷氣也能輕鬆過夏天的生活!※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小姵n28197 的頭像
    李小姵n28197

    李小姵的迷你博客來

    李小姵n281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